进入腊月,唢呐声千百遍地响了起来,此落彼起——在鲁西南,在济宁嘉祥。
整整60年前,嘉祥民间艺人,年仅15岁的任同祥,怀抱唢呐,把一曲《百鸟朝凤》带进京城。从此,这首在民间流浪了无数岁月的乐曲,终于登上音乐殿堂,继而走向世界。
任同祥已然作古。但在这片土地上,他的继承者们仍在吹响金唢呐,吹响千回百转的《百鸟朝凤》——在婚礼上,在祝寿的喜宴上……
第一个婚礼
人物:赵善云
腊月十六,刚好阳历是1月16日,一个双重的“顺”日。记者在前往黄垓乡的途中,遇见了五六支婚礼车队。黄垓乡张垓村,位于嘉祥与郓城交界处。这个村的一位姑娘,将嫁往同镇的王庄。婚礼雇请的,是济宁市非遗传人赵善云的唢呐班子。
时近中午,大雾方散,天也暖些了。赵善云手持唢呐,正在等候接亲车队,他个子不高,身上是牛仔裤配羽绒服的打扮。站在他旁边的,是两个吹笙的男子和一个打镲的女子。
11时许,接亲车队来到,一首唢呐与笙齐奏的《娶新娘》,把车队带至新娘家的房后停住。披红挂彩的新郎下得车来,被招呼进一间小屋坐定。按当地习俗,新娘要以梳妆打扮未完为借口,故意拖延时间——离开得急了,会显得没面子,会让爹娘不高兴,说你对娘家不留恋。每过一会儿,接亲的人便会放一次鞭炮,催促新娘快点儿。在这段时间里,乐队被安排在露天的石桌边休息。
鲁西南鼓吹乐分几大支派,有任家班、伊家班、贾家班、曹家班和赵家班,赵善云是赵家班的传人。赵善云的父亲赵性和吹笙,吹唢呐的赵性玉是他的伯父。当年伯父师从其父,因不识乐谱,父亲就用一种“铛铛衣铛铛”的土法教赵性玉;做完示范,赵性玉跟着模仿,指法一错,父亲就用烟袋窝敲他的手指。赵性玉最终成为赵家班的代表人物,其吹奏音色宽厚、高亢明亮、粗犷豪放,以力度取胜。
赵善云随伯父学唢呐,也是吃尽苦头。“学唢呐,一天不吹,感觉就不对了。有三四年,我每天都要练8个小时以上。唢呐是响亮的乐器,必须吹透,这并不容易。”赵善云说,“演奏时,最要紧的是控制气,还要靠舌头吐音。吹功,舌功,手功,要协调配合。唢呐听起来好听,但学起来是很乏味的,坚持下来不容易。”
桌上的那柄唢呐,是赵善云花几千块钱买来的,长管是用小叶紫檀做的,摸上去手感很好。“哨子也能买到,但一般是自己动手用芦苇做。一百根芦苇里也找不到一根合用的。”比父辈们幸运的是,赵善云上过唢呐艺术学校,因而他懂得很多。
四轮鞭炮放过,要起嫁了。乐班转移到新娘家的院子里,面向门槛内坐在椅子里的新娘,吹出了那支妇孺皆知的《百鸟朝凤》。新娘给抬上车后,乐队在前,车队在后,逶迤地穿过村庄和集市……
在不远处的王庄,乡亲们用秧歌和爆竹迎接新娘。照例是,新娘要在车里待好长时间才能进门,这时候,乐班吹起了《五字开门》,打镲的女子又唱了一段夸新娘的豫剧。新娘进门时,《百鸟朝凤》再次吹响。
赵善云说:“《百鸟朝凤》在民间最早叫《楚乐》,主要在丧葬时吹奏。后来才逐渐演变为一首吉祥、喜庆的曲子。曲子的主旋律,来自落子(莲花落)和坠子戏。”据查,宋《五灯会元》已有关于莲花落的记载,如果《百鸟朝凤》的基本曲调来自落子,有可能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了。
王家的婚礼刚结束,便接到电话:伊双来回到马龙岗了!
第二个婚礼
人物:伊双来
马龙岗是大张楼镇的一个村子,村里的小伙儿李玉鹏,将迎娶邻县金乡的姑娘高苏。婚礼既传统又现代:从县城请来了主持人,还有证婚人;乐班吹奏的同时,音响里播放着广东音乐《喜洋洋》。
看见站在过道里正在吹奏的伊双来,记者像是见到了熟人。伊双来今年六十八岁,满脸沧桑;他的耳朵也有些聋,说话声小了,就听不见。
“老了,平常他们都不让我吹了。吹,倒是还吹得动,就是腿不行了,走着困难。”伊双来说。
民间吹唢呐,更多的时候是站着走着吹。从前,在鲁西南艺人间流传一种说法,“坐着吹不过袁子文(菏泽艺人),站着吹不过伊正银”。伊正银就是伊双来的父亲,当地人叫他伊瞎子,传说他因吹唢呐过度辛劳瞎掉一只眼。伊双来从8岁起随叔父学吹唢呐,后转至任同常门下。在任同常的指点下,他不仅掌握了吹奏技巧,还学会了笙、笛等乐器,背下了许多曲谱。15岁那年,伊双来开始独自领班,活跃于鲁西南乡间。和别的艺人不一样,伊双来拥有自己的绝活,那就是魔术、杂技等与唢呐演奏结合的“火烧葡萄架”“二龙戏珠”“双鼻孔吹唢呐”等。
吹奏结束,伊双来指着外面一男一女说:“那是我小女儿和女婿,女婿吹唢呐,小女儿吹笙;大女儿也是唢呐手,因为嫌这行当太苦,又不挣钱,就去开饭馆了。”
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鲁西南鼓吹乐列于其中,伊双来则是嘉祥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人。
嘉祥县文化馆馆长刘奉涛告诉记者,大张楼镇是鲁西南鼓吹乐的源头。唢呐是波斯、阿拉伯的乐器,于公元3世纪传到新疆,但史料上到明代才有详细记载,称“唢奈”。1582年,大明宫廷乐师赵廷音来嘉祥,定居于大张楼的于庙,唢呐演奏从此在民间传布开来。算起来,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过去,鼓吹乐是实用为主,婚丧嫁娶祝寿开业,无所不用;“曲儿小,腔儿大”的唢呐,还常常扮演为官家“抬身价”的角色。从20世纪50年代起,它才真正被当作艺术在舞台上演出,而《百鸟朝凤》则是第一首进入最高艺术殿堂的唢呐曲。
伊双来没有吹《百鸟朝凤》,据说他的吹法和赵善云颇不一样。这天他一大早便赶往金乡去接新娘,中午两点多钟还没吃上午饭。
至于报酬,一般乐手每次只能分得200元,老艺人会高一些。问题是只有腊月、正月“事儿”才多,平时很少有人请他们。靠吹唢呐维持生计,并不容易。
两位民间大师,一首名曲
据古籍记载,鲁哀公十四年,叔孙氏西狩,于今天嘉祥地方获一奇兽,似鹿而有麟,国人不识。问于孔子,子曰:“麟也!”孔子把麒麟看作吉祥之兽。“嘉祥”之名即由此而来。这里起名字,也喜欢用“祥”字,“任同祥”就是一例。由任同祥改编的《百鸟朝凤》,更是一首祥和之曲。
轩子斌,嘉祥县文化馆副研究员,曾经在唢呐艺术学校任教。说起《百鸟朝凤》,他流露出一种深情。他坚持认为,《百鸟朝凤》的主旋律来自山东梆子。关于《百鸟朝凤》的来源,不管是“梆子说”,还是“落子、坠子说”,都不否认戏曲的影响。
过去,《百鸟朝凤》在民间被称为《百鸟音》或《百鸟鸣》,流传范围为皖北、苏北、鲁南和豫东。“最早的《百鸟朝凤》比较粗糙,主要是模仿鸟鸣,甚至加入狗叫、猫叫、猪叫,有时还夹杂母鸡生蛋和小孩哭闹之声。穗子(自由发挥的段落)很多,每个班子演奏的都不一样。”
在《百鸟朝凤》“定型”的过程中,两位民间大师功不可没,一位是任同祥,另一位是皖北唢呐艺人刘凤鸣。刘凤鸣原名刘东山,8岁开始学艺,15岁那年,他在凤阳与几个民间班子“打擂”,解数使尽,一吹成名,从此改名刘凤鸣,意为在凤阳一鸣惊人。刘凤鸣主要活动在蚌埠、凤阳、定远一带,这一地区流行泗州戏,因而在刘凤鸣的吹奏中,戏曲音乐占很大比重。刘凤鸣对《百鸟朝凤》动了第一次“手术”,他改变了原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等缺点,使它更像一部作品。
“到任同祥时,《百鸟朝凤》曲谱基本定型。”轩子斌说,任同祥进一步压缩曲中的鸟鸣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由任同祥改编、演奏的《百鸟朝凤》,在国内外音乐节上多次获得金银奖。此后,《百鸟朝凤》又被陆续改编为笛子曲、琵琶曲、钢琴曲和交响协奏曲。
1991年,嘉祥被授予“唢呐之乡”称号。嘉祥人为任同祥而自豪,为唢呐而骄傲。嘉祥县文广新局局长张化陨说:“为了弘扬唢呐艺术,嘉祥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成立了唢呐艺术学校。像赵善云,还有伊双来的女儿女婿,都是从这所学校出来的。国家和地方,每年会给伊双来、赵善云等非遗传人2万至5万元的补贴。每当有大型活动,嘉祥都会调集民间艺人到北京、济南等地演出。虽然这几年受到一些冲击,一些人放弃了唢呐,但在嘉祥依然拥有一支上千人的唢呐队伍。这些艺人们走村串户,用一把金唢呐服务于广大农民,给他们带去欢乐和吉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繁花入眼,凤凰飞临,百鸟且歌且舞……这就是《百鸟朝凤》呈现的场景。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本报记者 周立文)
(更多“新春走基层”报道见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