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7日 星期一

    在布鲁塞尔回望百年前的“世纪末”

    何农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27日   12 版)

        不久前,布鲁塞尔的比利时皇家美术馆内又辟出一片占地4层的空间,新的“馆中馆”名曰“世纪末博物馆”,专门陈列展出1868年至1914年的450多件各类展品,包括绘画、雕塑、家具、建筑、摄影作品和日常艺术。展品来自比利时和欧洲各馆馆藏,也包括首次亮相的私人捐献,既有世界闻名的比利时艺术家的作品,也有高更、罗丹等外国艺术家的作品。

        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际的布鲁塞尔,处在新生的独立国家比利时1830年建国之后的“黄金时代”。那时,旧的世界强权如英国、西班牙、荷兰、法国、俄罗斯等都还没有明显地走下坡路,尚处在鼎盛时期;而新的强权如德意志、美利坚、日本等羽毛还未丰满,构不成有效挑战。强权争霸的连年战争已经结束,战乱成为过去时,和平、富足是普遍的社会追求;而新的战争核心,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尚未成形;被压迫民族也还尚未觉醒,亚、非、拉仍旧是西方人的后花园、寻欢作乐之地、捞金的财富“金矿”和部分艺术灵感之源。主导了整个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历史的两次世界大战的阴霾,还没有聚集成乌云压到欧洲。世界重现“均势”。

        而同时,中世纪之后,由于文艺复兴带来的人类文明新的进化阶段,这个一直被欧洲白人主宰的进程,此时达到了顶峰。自十六世纪开始的欧洲白人在全世界各个大洲的扩张和霸权的成功,也令他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膨胀期,这其中当然也有大量的艺术创作、艺术流派的爆炸式出现。经过了数百年的动荡,欧洲艺术家们终于能够全心全意地立足自己的创作,欧洲的艺术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

        在100多年前的那个“世纪末”,欧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那也是个“美丽年代”,优雅、精致,虽循规蹈矩又华彩不断,表现在艺术思想上,就是具有广泛社会意义、而不再局限于金字塔之中的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创作方式和技巧以及欣赏眼光,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新的技术手段和材料尚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投射在艺术创作上,是在绘画、雕塑、建筑以及刚诞生不久的摄影技术上,在技法、材料、理念等方面既保持传统,又对创新跃跃欲试;既紧密联系生活和社会现实,又对打破窠臼的“先锋”充满了憧憬和些许恐惧。这些因素,最终决定了那个“世纪末”成为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完美过渡。

        对于比利时而言,还要再加上地处欧洲中心或各个文明“十字路口”的特殊地理位置这样一个因素。虽然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来都是战乱频仍,但由于刚刚在各大强权的斡旋和交易下建国不久,那时的比利时政治稳定、简单,社会富足,百姓安定地过着自己的平常日子,宫廷生活也不像在如英国、西班牙、普鲁士等国那样复杂多变,所以,这个时期比利时的艺术发展,又有着自己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和优势。

        “世纪末博物馆”的展品,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艺术灵感层出不穷;直接取材于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与充满瑰丽想象和憧憬的浪漫主义,以及脱离了宫廷豪华和烦琐的布尔乔亚艺术并存而且相互融合;而饱含创新细胞的现代艺术也正带着不安、躁动和兴奋,慢慢地破壳而出,悄然诞生。印象派、现实主义、前印象派、后印象派、象征主义、“新艺术”、装饰艺术等等,各种艺术流派、艺术思想层出不穷,百花争艳、百家争鸣。欧洲人对那个“世纪末”,有着超乎寻常的怀念和爱,前有收藏1848年到1914年间历史记忆的巴黎奥塞博物馆,现在又加上了布鲁塞尔的“世纪末博物馆”。

        布鲁塞尔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以及全世界“新艺术”风格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堪称“新艺术”重镇。“新艺术”运动的代表建筑师维克多·奥塔的众多作品,坐落在以佛拉芒特色为主的布鲁塞尔市中心建筑中间,显得格外鹤立鸡群。“新艺术”运动的另一典型代表就是建筑师约瑟夫·霍夫曼设计的斯托克雷特宫(PalaisStoclet),就在记者站附近。特立独行的霍夫曼接受一个富可敌国的银行家的委托,为他设计的这座号称“20世纪最具有艺术气质、最豪华的私人住宅之一”,其奇特之处是把宫殿的背面,建在了朝向大街的一面,而完美体现设计师艺术水平的宫殿正面,却在一片树林之中,外人绝无可能一睹其风采。据说,故事是这样的:这个建筑的许可证,被布鲁塞尔市政当局以种种理由压了很久,不予批准。无可奈何的银行家只有忍气吞声,耐心等待。待建筑许可证拿下来后,他要求设计师把这个建筑预算无上限的宫殿,一定要建成“面朝里、背朝外”的奇特建筑,以此来羞辱布鲁塞尔市政当局和它的市民。所以,这个从不对外开放的私人住宅建筑存世一百多年以来,几乎没有正面的图片流出,所有能找到的图片,都是建筑物的背面。但是,由于其外观线条简练,修正“新艺术”的风格明显,而位于顶部的铜雕,以及其他位于室内室外的工艺品均为当时的大师级艺术家的作品,该建筑被视为在“新艺术”理念上诞生的建筑革新组织“维也纳分离派”风格的“整体艺术品”的实例。2009年,斯托克雷特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纪末博物馆”的私人捐献,则来自于一对卓有眼光的工业家夫妇。他们从整个欧洲社会大肆否定、毁坏、抛弃“新艺术”作品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逆潮流而动,收集收藏了大量“新艺术”风格的各类艺术品。谈到收藏的初衷,他们说,我们就是相信,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际的欧洲“世纪末”,其重要性和艺术价值早晚会被世人认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