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力弘扬抗大精神,对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奋斗目标、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不久召开的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第二届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抗大办学实践中所探索形成的干部教育思想和经验,今天依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汲取。
人才兴则事业兴
抗大全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国防大学的前身,正式成立于1936年6月1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完成其历史使命。近十年间,抗大共培养出十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抗大的成功实践充分印证了抗大干部教育思想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国防大学政治部副主任段天杰少将指出,抗大在毛泽东“有军必治校”思想的指导下成长和壮大起来,为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把这一重要的历史经验发扬光大。
“人才兴则事业兴。”段天杰说,通过办院校来培养人才,是最有效的途径。抗大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直接过问抗大工作,亲自审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多次给抗大讲课,经常参加抗大活动。毛泽东说:“增加抗战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
“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必须把院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紧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这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国防大学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雷俊说。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抗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战争需要服务的原则,把战场融入课堂,把战例作为教材,探索出了一条边打仗边办学、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人才培养路子。国防大学中共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秦利说,这是抗大的经验,也是抗大的创新。
1942年8月,当时兼任抗大第五分校校长、政治委员的陈毅根据抗大办学实践,总结出干部教育三大原则,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所学与所用一致,教育与作战联系,以及“四个一面”的办校方针,即一面作战,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一面做群众工作。
江苏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计高成研究发现,陈毅的干部教育思想在抗大的办学实践中有充分体现:教员的任务不局限于讲解书本,而在于帮助学生如何去运用书本知识,以总结其本身的工作经验;学生的任务不局限于熟读讲义和课目,而在于能领会课目讲义所包含的精神和实质,能进一步启发他对实践经验的了解,并提高他今后指挥作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专家们认为,抗大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学风在教育实践中的生动运用。秦利说,在新形势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干部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必须立足实际,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培养大批能打胜仗的人才。
艰难困苦中的锻造
“当时的办学条件极为艰苦,但师生们的革命情绪都很高。”计高成说,抗大校舍一般为土墙草屋,教室墙上涂块墨漆做黑板,座位大都为土砖,课桌也是在两座土台上搭块木板。每当有战争情况需要转移或随军行动时,学生则每人一个背包、一只小板凳和一块小木板,休息时即在民房或室外上课。然而,正是在这样艰苦的办学条件下,抗大师生完成了教学,一批又一批学员走上了重要的岗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于抗大的办学条件,毛泽东用“四个没有”做了概括:“我们这里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要我们艰苦奋斗。”
段天杰说,抗大一扫旧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阴霾浊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员在战胜艰难困苦中的锻造。困难的磨炼使抗大教职工和学员意志弥坚、作风硬朗。学员自己挖窑洞建校舍,露天上课,把石头砖块当桌椅,用的是马兰纸,吃的是小米饭。在这种环境氛围的感染熏陶下,许多原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阔少爷”“娇小姐”,变成了能吃苦、有担当的革命战士。
“在我军历史上,我们之所以在劣势条件下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艰苦奋斗和牺牲精神是一大法宝,即使我们的对手也不得不承认。”秦利说,我们今天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弘扬抗大精神,传承抗大校风,把抗大精神和作风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本报记者 周洪双 特约记者 罗金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