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车简从,上任伊始,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大型图片展。在参观了一幅幅历史图片、一张张人物手迹和一件件历史物品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伟大的中国复兴之梦——博物馆的展览此时成为最鲜活的“教材”。
博物馆,西方发达国家经常把它作为全民温故历史、教育后代、传承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发挥其活教材的作用。每年,不少国家都会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让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精神活在每个人的身边,渗透在每代人的生命与生活之中。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尽如人意,许多地方没有自己的文化博物馆,即使有,也因陈旧的布展方式、僵化的运营机制,让“宝贝”们沉睡着。而这次新一代领导人在用好、用活博物馆这本“教材”上,开了一个良好先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绵长,这是其他民族和国家无可比拟的。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自然为这份“丰厚家底”而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对于肩负华夏民族复兴梦想的中华儿女而言,怎样把中华文化接续过来,推广开来,传播出去,成为我们重要的生产力和软实力,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如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如何使自己丰厚的文化财富为我们所用?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火爆一时的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上映之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深深地刺痛了我们:为什么“外来和尚会念经”,中国文化元素经外国人一创作包装,就能红遍全球?为什么它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如此巨大,而我们却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什么恰恰是自己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优秀文化资源,自己却不能用好而让别人拿了去,成了他人争抢的“新娇娘”?要做出我们的现代版“花木兰”“功夫熊猫”,这就需要学习、借鉴和反思这些国外的有关文化“活起来”的经验,让过去一切优秀的、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活”起来,要让这些中华文化的成果苏醒过来,焕发出它的勃勃生机。
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让中华文化中的经典能在平常百姓之中得到热切的关注,引发出一片国学讨论的热潮,使得整个社会对中华文化都沸腾起来。可有的学者不仅不能客观评价于丹和易中天的贡献,反倒不屑一顾。其实,在这个传统文化与时代生活渐行渐远的时代,我们既需要广博精深的大师,也需要生动活泼的普及者。所以,让文化“活起来”,不只是坐在书斋里的学者之事,也不仅仅是象牙塔里少数人的事,它也是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每日劳作生息者的事。优秀文化的传承要“接地气”,要俯身察看当下中国人的需求,要聆听每寸土地上的人们脉搏跳动的声音,要让整个社会,从基层到高层,从乡村到城市,从内陆到边疆,从普通百姓到社会精英,都能感受到“活”起来的中国文化。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纪录频道一经播映之后,便引发整个社会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关注和热议。许多久闻其名的佳肴美味一下子从禁宫里、田野上、古籍中唤醒,那一刻,它们跟人们见面,和生活融化,与灵魂交流,浸入口里、化在心中,带给人们一种久违了的家的温暖。作为文化“活起来”的典型应用案例,《舌尖上的中国》让中华文化不再显得那么遥远生疏,而成为大家每日离不开的生活。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把中华文化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一种中华饮食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我们从这点来看,“活起来”确实可以做得很精彩,很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有一种盲目热情的做法也值得反思。近年来,各地纷纷以文化古迹、文化名人故里为依托而兴起文化旅游热潮。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六个省明争暗斗;一个“梁祝故里”的传说,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各地在争夺名人文化资源时论战不止。可是,一旦到手后却又不知如何用“活”名人故里的资源。要么急功近利,商业味道太浓;要么急于求成,缺乏文化根基,使新芽萎缩、变质。这提醒我们,“活起来”一定要注意如何保护文化能够活下去,避免舍本逐末,只见眼前芝麻而丢了身后西瓜的事情重演。
央视的年度精品节目“感动中国”在今天已经家喻户晓,每一位年度人物身上都折射着人性伟大的光芒,闪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光彩,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力量。“感动中国”告诉我们,要让中华文化活起来,就需要充分调动中华文化内在的生命力量,感动今天每一位中国人,让每位国人都行动起来,认识与审视自己,让中华文化在今日的国人心中生根、发芽,形成全民动起来、文化活起来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