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乐学院(简称“川音”)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不辞辛苦,通过发掘、感悟川北羌、藏等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不朽元素”,并在创作中坚持展现这些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终于让羌、藏等少数民族许许多多的文艺作品“活了起来”。
面临传承困境的民族文化
2007年,由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牵头的“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支持。川音之所以将目光对准羌族和白马藏族,是因为这两个族群在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难题:人口较少,在多元民族文化融合不断加速的今天,其文化特性越来越不明显;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本民族文化历史只能通过口耳相传,而这样的传承方式极不稳定……保护和传承的任务十分迫切。
从2008年起,经过3年多的调查研究,川音创作团队收集了大量散落民间的音乐,系统分析、总结了羌族和白马藏族民族音乐的旋律形态、调式体系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大量新民乐。
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自觉和责任
2009年5月,川音青年教师张雪娇和同事们来到汶川县绵虒镇羌峰村,他们发现80多岁的老人王志高能唱许多羌族传统民歌。正当他们欣喜若狂时,老人发话了:要唱歌,可以,喝酒!你们喝一杯,我唱一首!映着红红的篝火,大家喝了一杯又一杯,老人也唱了一首又一首。曲终之时,老人已是泪流满面,在场的人也无不动容。“如果老人的泪是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那其他人的感动则是出于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自觉和责任。”打那以后,“责任”两个字,便深深地烙在张雪娇和每个项目成员心中。
为使项目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项目组成员在四川阿坝州的汶川县、九寨沟县等羌族及白马藏族聚居地进行了为时3年的实地调查访谈,采访了50-90岁的当事人上百位,仅整理出来的口述访谈资料就有几十万字。
民族文艺要守住“活态传承”底线
“羌族和白马藏族都有极丰富的传统艺术,以白马藏族民歌为例,喝酒时要唱酒歌,劳动时要唱劳动歌。”柴永柏说,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这些文化遗产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如何让少数民族文艺重新“活起来”,柴永柏表示:“新的创作是必然的,但关键要在创作中保持少数民族文艺的个性。”而针对创造新的传承“场合”,柴永柏也提出:“现在国内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大都依靠旅游业及其衍生商业表演,且不说过度商业化会使传统的东西‘变味儿’,如果旅游业链条断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将更为艰难。”
围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活态传承”,川音在完成大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之后,目前已收录制作成《北川羌、藏民间歌曲集》,并创作完成《四川音乐学院羌藏族歌曲创作集》和《羌族舞蹈教学教材(本科)》等,把研究成果引入到高等艺术教育之中,从学校层面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创造了新的传承“场合”。(本报记者 危兆盖 本报通讯员 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