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2日 星期三

    金色大厅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走过50载

    足尖起落划出时代轨迹

    作者:郭超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2日 09版)
    《红色娘子军》剧照 司廷宏摄

        50年,近4000场。一部经典芭蕾舞剧,塑造了几代中国人对芭蕾这种高雅艺术的最初印象。从1964年首演至今,中央芭蕾舞团(以下简称“中芭”)的《红色娘子军》悄然走过半个世纪。日前,《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系列纪念演出的首场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结束,之后将进行全国巡演。

     

    “第一个成功的试验”

     

        “《红色娘子军》开启了芭蕾舞剧中国制造的先河,是中芭的看家戏。”中芭团长冯英说。

     

        芭蕾舞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陆续有俄侨在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开办业余芭蕾学校,对我国的芭蕾启蒙教育起到积极作用。1958年,北京天桥剧场上演了新中国成立后国人演出的第一部芭蕾舞剧《天鹅湖》。而中国人真正拥有自己编演的芭蕾舞剧则始于《红色娘子军》。

     

        从1959年北京舞蹈学院成立“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中芭前身)起,中国的芭蕾前辈们就一直在探索如何让这门高雅的“洋艺术”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老一辈中芭人在几个月内就创作并排演了《红色娘子军》。据作曲家吴祖强回忆,选择改编《红色娘子军》,部分是因为当时谢晋导演的同名电影红遍大江南北,黄准作曲的《娘子军连歌》也已经脍炙人口。“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所以我们顺理成章地选择了《红色娘子军》作为芭蕾本土化的第一块试验田。”吴祖强说。

     

        “《红色娘子军》是第一个成功的试验。”冯英说,“用西方芭蕾的舞蹈语汇表达中国人的情感和文化,我们破掉了二位手、三位手、七位脚的定式,把arabesque(注:芭蕾舞舞姿)跟射击动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还融合了中国戏曲和民间舞蹈的元素。作为第一部具有中国风格的芭蕾舞剧,它早已超越了意识形态和时代的局限。动人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让即使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一样可以欣赏它的美妙。”

     

    “每一代的塑造都会不太一样”

     

        为了更好地展现新一代“娘子军”的风采,冯英每场排练都坚持亲自指点。“年轻演员距离那个年代比较远,当时的‘娘子军’骨子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坚定和倔强。年轻演员要多学习相关史料,多看老一辈演员的演出,不断学习摸索,借鉴提高。”冯英说。

     

        “每一代的塑造都会不太一样。”对于角色,新一代琼花扮演者张剑有着自己的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气质。我认为这不是坏事,如果观众每次来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舞蹈,他们也不一定会喜欢。给演员更多的空间,会使作品更丰富。编导最初只是对着一个演员编排,但之后的演员会加入自己的想法。”

     

        谈到与以往琼花的区别,张剑说:“上世纪60年代的演员舞蹈基础并不像现在这么好,但她们对革命气质的把握比我们更突出,我们需要认真学习。但如果现在仍然完全按照老演员的样子跳,观众应该也接受不了。舞蹈也在时代中发展着自身。”

     

        “最开始我并不十分理解这部戏。”张剑说,“但伴随着一场场群舞演出的观摩,我越来越觉得这部戏非常耐看,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是后面的作品很难超越的。”

     

    “21世纪芭蕾艺术在中国”

     

        从《红色娘子军》开融合东西方文化先河之后的数十年间,中国的芭蕾舞者们不断探索,创作出《梁祝》《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等一批含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精品芭蕾舞剧。

     

        面对成绩,冯英态度审慎:“我们有非常优秀的演员,但还缺少像国外那样的明星级演员。当然像张剑、王启敏、朱妍这样的演员,已经受到了世界芭蕾舞界的认可,但这样的尖子演员还是欠缺。我们自己的经典作品也不够多,虽然有几部,但和欧美比起来,还是太少。而且我们整体的编创水平和管理水平都相对落后。”

     

        尽管如此,冯英对中国芭蕾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芭蕾的发展跟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紧紧相连。”冯英说,“有人说,21世纪芭蕾艺术在中国。现在,很多国际知名编导和演出团体到中国来,这正是芭蕾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因为全球化,融合成为了文化发展的主流。但是,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融合之路。我们现在是铺路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芭蕾舞者一定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