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0日 星期一

    文艺观潮

    今年荧屏笑声多

    ——从喜剧类节目崛起说起

    韩业庭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20日   14 版)
    《超级笑星》剧照
    《超级笑星》剧照

        从职场秀到亲子秀,从交友秀到歌唱秀,近年来各种电视综艺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目不暇接。岁末年初,又一种综艺节目形式——喜剧类节目登上荧屏。其领衔者、安徽卫视的《超级笑星》在2013年底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各界关注,赢了个头彩。接着,2014年将有十几档喜剧类节目跟观众见面,有媒体甚至称今年将成为继2013年“歌唱选秀年”之后的“喜剧元年”。

     

    喜剧节目从“歌声”中突围

     

        2013年是国内歌唱类节目的井喷之年。《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我为歌狂》《一声所爱·大地飞歌》《中国好声音》《最美和声》《全能星战》《梦想星搭档》等20多档歌唱类节目扎堆荧屏。打开电视机,大家齐欢唱。雷同的节目模式、同质化的节目内容以及选手和嘉宾们类似的表演,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除此之外,我国的歌唱类选秀节目大多从国外引进,原创节目不多,在万千选手的陶醉吟唱中,真正属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典型元素也不多见。正因如此,2013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调控措施,对歌唱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进行疏导。

     

        于是,如何冲出同质化的荧屏困局,如何让观众在新节目样式中得到新鲜感,成为中国电视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喜剧类节目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既平衡了荧屏生态,也给观众带来了惊喜。以我国首档原创喜剧竞技真人秀节目《超级笑星》为例,虽然与歌唱选秀类节目一样,也采用裁判与评委制,由香港喜剧导演王晶和内地喜剧明星蔡明、杨议、赵世林等担纲评委,但选手的表演样式却极其宽泛,既有相声、小品、双簧、快板、二人转等传统曲艺,也融合了情景短剧、魔术、杂技、哑剧、反串、绝技等娱乐样式,只要能逗笑观众又不低俗的喜剧样式,都不拒绝。如此多样化的形式,不仅增加了节目的看点,在文化口味上也符合观众多层次的需求。该节目在播出过程中,持续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在微博话题榜上,该节目仅次于热播的《爸爸去哪儿》,位居第二位。《超级笑星》的成功,证明了观众对喜剧类电视节目的强烈需求,也让电视人看到了这种艺术类型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在《超级笑星》的带动下,中央电视台的《喜剧王》、湖南卫视的《就是让你笑》、江苏卫视的《中国笑星》、浙江卫视的《中国喜剧王》等在2014年集中上演,“喜剧”题材的综艺节目大有“井喷”之势。

     

    时代需要喜剧类型节目

     

        在话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开心麻花”系列却一票难求;在电影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中小成本影片《泰囧》却成功“逆袭”摘得年度票房冠军;在电视剧产量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都市轻喜剧却总能取得不错的收视成绩……这个时代对喜剧的需要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职场压力倍增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渴望找到放松神经、缓解压力的方式,而以“欢笑解压”的喜剧正好满足这样的需求。

     

        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虽然很热闹,却老是围绕着相亲、求职、选秀类型展开,形式不免单一乏味。一些节目由于不够接地气,无形中设置了一道“门槛”,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才能欣赏,把不少观众排除在外;还有些电视节目,总用“悲情故事”感动观众,观众平时本就紧张的神经又要经受“感动”的“折磨”,久而久之,再敏感的心灵也会疲劳。其实,作为综艺电视节目,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愉悦观众,传递正能量。如果观众看后精神放松不下来,排解不了心中的压力和郁闷,那么即使内容再精彩,也无法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如今的电视人也明白,攻占人脑中的笑神经,远比让人感动和流泪难得多。喜剧类电视节目要想做得真正有“喜感”,需要花很大心思。《超级笑星》在喜剧节目类型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摸索,挖掘出了像“惊悚喜剧”“手影喜剧”等新颖形式,在内容上力争做到1分钟一个包袱的喜剧效果,无论节目形式还是内容,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正是这种真诚为观众“找乐”的态度,才让《超级笑星》创下了语言类节目收视新热潮。

     

        这两年,批评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过度娱乐当然不对,但为了避免过度娱乐化,大量综艺节目都打起“公益”的旗帜,纷纷讲述感人催泪的故事,未免也有矫枉过正之嫌。人们需要喜剧,不仅因为它可以给观众带来笑声,传递正能量,也因为喜剧中包含着表演者们对当下生活的各种思考,是人们思维活跃、精神充实的一种表现,是国家文化制度昌明的象征。可以说,以《超级笑星》为代表的喜剧类电视节目的兴起,是电视综艺节目平衡健康发展的表现。

     

    发现来自生活的乐趣

     

        这是一个呼唤喜剧的时代,这更是一个让喜剧忧伤的年代。这些年,受文化市场取向的影响,越来越多创作相声、小品的编剧改行写电视剧。连曾以语言类节目见长的春晚,也越来越缺乏“笑料”,这些都是喜剧式微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选秀类喜剧节目要想选出一个笑星,显然比音乐选秀节目选歌星要难得多。网络普及,信息爆炸,让各种网络用语、笑话、幽默段子俯拾皆是,也让人们的笑点越来越高。选手要表演的内容,观众可能早在网上看过类似的了。想要出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那么多喜剧类节目同时涌现,如何让观众场场笑,而且笑得更持久,值得深思。

     

        《超级笑星》经过历时一年的准备,在全国进行了10多场海选,集结了各地的优秀选手,他们以80后、90后的年轻人为主,其中既有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也有来自最基层的草根笑星。《超级笑星》这个电视竞技平台,将涌现出一批新时代笑星。安徽卫视为他们打造了开放自身的平台,带领这些来自民间的笑星发现来自生活的乐趣、来自生活的美好。

     

        而来源于生活的笑料也是打动观众的核心力量。专家们分析说,喜剧类型节目和所有文艺创作一样都离不开生活的源泉,最高明的喜剧一定是对生活美的发现。在《超级笑星》中,有的选手把山东快书和美国B-box杂糅在一起,惟妙惟肖上演着农村生活音乐剧;有的选手根据在农村的生活经验现场演绎农村大喇叭的声音,回声效果绝佳;还有的选手现场模仿家庭生活中的种种糗事。选手们取材于生活中的大量喜剧桥段得到了充分展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喜剧的元素,只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就可以在别人忽视的角落里看到快乐的闪光点。《超级笑星》作为草根笑星的大舞台,对于日常生活中喜剧元素的搜集与展示,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快乐,其对生活美的发现和讴歌更值得品味。它的出现,给语言类节目创作的低潮时代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对繁荣相声小品等语言类文化、重燃语言类节目创作生机,具有重要意义。

     

        《超级笑星》等喜剧节目的出现,对当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不是所有的成功都要拷贝外国节目类型。因为文化不同,能够让观众发笑的内容也会不同,中国式的幽默外国人不会真懂。《超级笑星》从本土文化中寻找灵感,打造原创综艺品牌,让这个节目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本土语言类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当然,喜剧不能只让人欢笑,更要给人带来思考。如何用荒诞、幽默的方式揭示社会生活中那些值得深思的现象,叩问时代,引发观众的心灵共鸣,这为《超级笑星》等喜剧类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