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9日 星期日

    没有固定教室,没有固定课桌,换一门课就换一间教室——

    走班制:让高中生有课程选择权

    朱海洋 严红枫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19日   07 版)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生物教师包东梁在查看作业柜里的学生作业。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摄

        一曲《同桌的你》唱红大江南北,令人回忆起求学的同伴。而不久的将来,在浙江的一些高中,同班、同桌甚至固定座位的概念将逐渐淡化。

     

        记者日前从浙江省教育厅获悉,2014年浙江省将再新增7所学校试行“高中必修课走班制”,加上此前的4所学校,从今秋起,将有11所中学实行“走班制”。

     

        “走班制”,就是没有固定教室,没有固定课桌,换一门课就换一间教室,淡化过去的班级概念。消息一出,引来社会各界一片哗然,提前试点的高中效果如何,记者日前专程采访一探究竟。

     

    行政班概念将逐渐淡化

     

        众所周知,当前高中大多实行平行分班,各个班级的学习成绩和水平相差无几,教育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方红峰坦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授课老师上课时因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导致了一部分人学习效果不理想。

     

        基于此,浙江省于2013年秋季开始,在全省4所高中试行“必修课走班制”改革。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是全省第一家“吃螃蟹”的学校,从2013年2月开始在高一、高二年级试行,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一所“走班制”的高中。

     

        对此,学校办公室主任余博打了一个比方:就是将原来的“大锅饭”变为“开小灶”,由老师提供菜单,学生自由选菜。据介绍,现在学校“走班制”分A、B两种层次,今年下半年,还将酝酿ABC三个层次。

     

        “A班学习程度好一些,节奏快;B班基础弱一些,教得就会慢一点。两个班的上课节奏和方式均不同,针对性就强了。”高一物理教师孙领军说,“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科水平,来选择相应的班级上课。”

     

        余博告诉记者,实行改革后,学生没有了固定的教室和座位,学校就在走廊开辟了一批学生柜,每人一个,用以存放学习用品。另外一些书柜则被用来递交和领取作业。

     

        余博指出:“目前行政班的概念还未取消,像早读、自由活动,学生仍然以传统班级为单位展开,但未来将逐渐淡化。”

     

    改革的核心在选择

     

        方红峰说,“走班制”的内涵在因材施教,简而言之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如今,教室墙上贴的不再是一张课表,而是全班三十几人每人一张课表;下课铃声一响,走廊、楼道里满是背着书包的学生。

     

        孙领军告诉记者,实行“走班制”后,备课和上课的压力减轻不少。她说:“以往一个知识点,部分同学懂了,另一部分同学却还没听懂,只能反复讲。现在面对的是差不多程度的学生,上课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但课后压力大了,因为学生问问题跑得更勤。”

     

        “这中间的关键词就是‘选择’,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和兴趣选难度、选老师;老师因为面对学习能力更接近的学生群体,可以因材施教。”绿城育华学校校长陈建国说。

     

        上课方式改变了,学生们一片叫好。高二学生钟浩说:“数学是我的强项,就选择了A班;语文是薄弱学科,我就选了B班,上课速度是慢了,但知识点更加清晰,这次考试明显进步了。”

     

        绿城育华学校高二年级组组长高剑锋说,在这次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中,他所在年级多门学科的A等率要比往年高出将近30%。

     

        位于金华市的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成绩效果对比更明显。该校副校长童志斌告诉记者,高一年级中6个班实行“走班制”,9个班为传统班级。这学期的期中考试,“走班制”的学生所有必修课平均分都高过传统班级的学生10分以上。

     

        “从眼前的效果看,的确是让孩子提高成绩。但我们认为,改革的核心不仅在分,更在选择,让学生充分发展。”方红峰说。

     

    “开小灶”七成欢喜三成忧

     

        据了解,2014年,浙江省实行“走班制”队伍还会增加7所重点中学。但作为新事物,一些校长对“走班制”存在担忧。他们说,“走班制”将对学校的硬件、师资构成很大的压力。

     

        余博说,绿城育华的学生和教师比之前就达七比一,实行“走班制”后,原本35人的固定班,变成了25人左右的教学班,师资就显得紧张了。而为了改造教室和设备,学校也投了不少钱。

     

        浙师大附中校长何通海坦言,“走班制”初期,许多班主任担心学生难以管理;家长们也担忧,孩子跑来跑去上课,会不会把心跑野了。

     

        对此,绿城育华学校在实行“走班制”后,逐渐淡化班主任的概念,实施导师制。比如孙领军,不仅是4个班级的物理教师,还是10名学生的导师,负责管理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且将贯穿其整个高中生涯。目前学校高一、高二的所有老师都是导师。

     

        同时,有人担忧,“无班级管理”会让学生失去同班同学。钟皓却告诉记者,通过走班课,他认识了全年级一半以上的同学,结交了不少朋友。

     

        据悉,实行“走班制”一个学期以来,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对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表示赞同。据调查,在试点后,有接近七成的家长赞成这种教学方式,另有三成的家长表示反对。

     

        方红峰透露,目前有不少学校提出申请实行“走班制”,但浙江省教育厅仍在权衡中。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同时表示,鼓励各学校根据自身的硬件、师资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式、合适时机实行“走班制”,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本报特约记者 朱海洋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