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9日 星期日

    非遗传承

    苗艺传人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19日   10 版)
    蜡染勾画
    莫厌学用电子设备辅助调音
    杨光宾在合成银饰的组件
    坚持从事蜡染的杨二郎

        贵州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很多。2006年,贵州雷山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雷山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和丹寨苗族蜡染制作技艺,被共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到这三项技艺的资料后,我便决定前去探访那些坚守传统的传承人。

        杨光宾是贵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出生在雷山控拜村的一个银匠世家。杨光宾在砧板上敲敲打打了30多年,一方面从传统的银饰制作技巧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技艺,对熔炼、锻制、拉丝、焊接、鉴刻、编结、洗涤等三十多道工序都能把握到位。一只纽扣大小的吊坠,他通过锻打、拉丝、编结、焊接制作成双面镂空的铜鼓造型,极为精致;一块银锭经他的手反复锤打,可以变得细如发丝,再编制成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精湛的技艺可见一斑。

        “芦笙由竹管、笙斗、簧片三部分组成,分为长芦笙和短芦笙,芦笙的管长从几寸到一丈多。长管芦笙音色低沉,凄婉悠扬,用于婚丧喜事、祭祀及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的领奏、齐奏;短芦笙音高清脆,一般为多人集体吹奏。”在雷山一个吊脚楼内,我见到了莫厌学,他是排卡芦笙村人,自小随父辈做芦笙,已逾50年。莫家作坊里,莫老太金元香与儿媳妇加工竹管,小儿子莫小宝做笙斗,大儿子跑外销,莫师傅负责关键技术——簧片工艺、定音、调试。

        在他家里,国内外订购的电话响个不停,莫厌学只能边制作芦笙边与客户交流。一个上午,就有了21份订单,莫厌学一家老少8个人忙个不停。据莫家人说,他们每人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不过,由于村里许多人外出打工,莫厌学担心传承无人,“现在会吹芦笙的往往是五六十岁的人啦!”

        离开雷山,我又到了丹寨,这里的蜡染技艺闻名天下。苗族姑娘从几岁开始和母亲学习蜡染,十五六岁时就已练就一手娴熟的技艺。在众多的艺人中,杨二郎引起了我的注意。十年前,她在上山砍柴途中不慎失去了右臂,但为了给在昆明上大学的儿子挣学费,杨二郎坚持从事蜡染技艺。她家中的两个女儿,也都传承着家业。2009年,安徽客商宁曼丽来到这里,将杨二郎的作品带到了美国,让传统的苗族工艺走入了国际市场。

        近年来,固守大山的农家艺人们纷纷“出山”,第一次见识了火车、电脑、摩天楼,创意被激发,有了更丰富奇特的图案构思。文化交流让苗族的非遗传承人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他们的坚守如今看到了新的曙光。(张 浩 撰文/摄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