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8日 星期六

    弘扬淅川移民精神 奋力建设美丽渠首

    作者: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8日 06版)
    移民车队过丹江 孙少斌摄
    美丽的丹江湿地 张建伟摄
    马良泉
    赵 鹏
    赵周贤
    郑 权
    刘道兴
    何宏俭
    寇 仲

        编者按: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进入倒计时之际,光明日报理论部与淅川县委、县政府近日联合举办了“淅川移民精神”理论研讨会。南水北调,国家工程;移民迁安,国家行动。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唯一迁出地和重要安置地的淅川县,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半个多世纪中,先后有近40万淅川移民为了一江清水北流,抛家舍业,义无反顾地迁往他乡,用无私奉献和牺牲奠定了南水北调千秋大业的牢固基石,铸就了伟大的“淅川移民精神”。研讨会上,来自中央及河南省理论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和淅川移民干部代表,对淅川移民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深入解读和热烈研讨。本版特刊登部分代表的发言摘要,并借此表达对淅川人民的敬意。

     

    淅川移民精神:中线渠首原动力,水清民富新希望

     

        河南省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七县接合部,是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和商圣范蠡故里,也是全国移民大县、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 

     

        上世纪50年代,南水北调中线初期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淹没淅川县362平方公里土地,占水库淹没总面积的48%。淅川老县城、14个集镇及大批基础设施被淹,各项淹没实物指标直接损失7.4亿元(时价)。淅川3万多名干部群众参加建设,49人为兴建大坝献出生命,98人受伤致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淅川新增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占新增总淹没面积的47.6%,3个集镇、36家工矿企业及大批基础设施被淹,静态损失90亿元。

     

        淅川移民搬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历时半个世纪,先后动迁近40万人,是中国水利移民第一县。丹江口水库建设,淅川搬迁20.2万人,动迁人口占库区搬迁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历时20年,分六批迁往青海、湖北、河南三省七县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淅川再次动迁16.5万人,动迁人口仍占库区搬迁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既是河南省唯一的移民迁出县,又是全省第三安置大县。自2009年试点移民启动以来,先后组织移民对接近2000次、行程30万公里,投入人力110多万人次、出动车辆10多万车次、维修道路284公里、架设供电线路3700多千米、开展医疗服务2.6万人次、建设移民新村56个,有10名同志在移民一线以身殉职。淅川干部群众用汗水、泪水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移民赞歌。经过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了移民大搬迁任务,创造了移民工作的“淅川奇迹”,成就了新时期伟大的“淅川移民精神”,受到李克强总理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多次被国调办和省市党委、政府表彰、奖励、记功。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确保一库清水送京津是我们的政治责任。移民搬迁结束后,我们迅速把工作重点转向生态建设和水质保护。县委、县政府提出“把丰碑刻在青山上、把政绩融入碧水中”,发扬“移民精神”,以生态建设和水质保护工作统揽全局,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建设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载体,强力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我们痛下决心关停350家企业,引进65家企业发展金银花、茶叶等生态农业20万亩,建设水清民富县强的美丽淅川。同时,坚持不懈开展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库区水质及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目前,丹江口水库水质符合国家调水要求。

     

        “淅川移民精神”来源于一代伟人毛泽东提出南水北调从蓝图到实现的伟大实践中,在40万淅川移民半个多世纪无怨无悔的奉献牺牲中凝聚形成。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大爱报国精神、忠诚担当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改革创新精神;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在即,作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今日淅川,不仅是淅川人的淅川,更是全国人民的淅川。我们将大力弘扬“淅川移民精神”,抢抓南水北调历史机遇,以水质保护统揽工作全局,加快推进淅川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奋力建设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打造美丽渠首,争当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中共河南省淅川县委书记 马良泉 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政府县长 赵 鹏)

     

    舍己爱国 大义担当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从上世纪50年代修建丹江口水库开始,有近40万淅川儿女,挥泪告别生养自己的热土,远迁他乡。一次次的迁徙组成了一部心酸的移民史,淅川人民在移民迁安过程中表现出的舍己、爱国、大义、担当等精神,使我的灵魂得到一次洗礼。

     

        舍己是淅川移民精神的根本。舍是付出、放弃。凡“舍己”没有不“为人”的,舍弃自己拥有的一切,甚至是生命,极不易做到,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将“舍己”定义为至高的仁爱,舍己为人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舍己在楚文化中更被屈原赋予了舍生取义的刚烈性格。为国舍己,国与家之间的取舍是大舍。淅川移民的舍家为国,移民干部的抛家舍业,政府为移民安置、为一池清水而舍弃利益,在克难克艰中开拓创新的无怨无悔精神令人感动。

     

        爱国是淅川移民精神的核心。淅川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楚文化中浓郁、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已深深地印刻在当地文化血脉中。因为国家需要,淅川移民“舍小家、为国家”而远离故土;为了“一泓清水北上”,淅川人民甘愿放弃既得利益到偏远、荒芜地区支边、开荒。由此可以看到,国家的需要、国家的困难、国家的要求对于淅川民众、政府来说,都远远超越个人、部门、地域的情感、利益甚至生命。所以,才会有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数次移民,也才有淅川的生态立县。

     

        大义是淅川移民精神的突出特点。大义是没有任何利益的正直行为。忽略一己之得失,只要认为是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就自觉做到的大仁大义,始终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价值制高点。也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追随、践行,才造就了淅川移民、干部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也才有了移民过程的艰难甚至悲壮,有了移民干部的敬业、奉献以至牺牲,有了移民政府的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自力更生。

     

        担当是淅川移民精神的精髓。担当既是一种为家、为国的责任,也是一种勇气的象征,担当的背后是付出和无私奉献。正是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在淅川,不同年代的不同人群才能明知艰难甚至是不可为而为之,一以贯之地做着同一件事——移民,也才有了移民们带着对国家大局的承担而远走他乡,移民干部怀着对党的事业的责任心而夜以继日地工作,移民政府怀着对服从大局的强烈认同而在开拓创新中自力更生、自求发展。(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 郑 权)

     

    父亲的移民人生

     

        奶奶生了五个孩子,只养活了父亲一个,取名“何兆胜”,即“剩”的意思。农村迷信,起这样的名字,据说好养活。说父亲是位移民,更能准确地概括其一生。父亲的一生经历了三次移民:23岁西进青海,30岁南下荆门,75岁又北渡黄河。

     

        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修建,计划动迁淅川移民15.1万人。淅川县从3万多名的报名者中选出2.2万多名青年男女,分三批到安置点。23岁的父亲被编入文都建设兵团,于1959年3月18日下午带着新婚两个月的妻子(我的母亲)离开故乡淅川,奔赴山高风大、路险人稀的雪域高原——青海黄南自治州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1964年,因自然环境的恶劣,生存问题迫使父亲最后一批从青海返迁淅川。1966年3月,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复工,父亲带着家人再次离开老家,迁往荆门十里铺公社黎明大队十四生产队。

     

        人增地不增,生存资源窘迫,当地居民和移民间的矛盾迅速升温,再加上年迈的爷爷奶奶思念故土心切,无奈的父亲只好带着他们又返回了淅川。

     

        此时,老家肥沃的耕地、二层小楼早已经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下,一家人只好在库区边一个叫乔家沟的地方搭起窝棚,开荒种地,打猎捕鱼。这种没户口、没耕地、无政府管理,不通公路、不通电的游民生活一直持续到1985年,才被纳入地方政府管理,成为沿江村的村民。

     

        2011年6月,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已是75岁高龄的父亲再次踏上了移民之路。当搬迁车队过丹江,跨黄河,终于抵达太行山下的新乡辉县常村镇移民安置点,父亲从此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流浪”生活。

     

        2012年夏,父亲病重,坐在轮椅上的他在新家附近一个高地上,朝着千里之外老家的方向望去,久久不肯离开。他希望百年之后能安葬在丹江边的母亲身边,能天天看着老家的青山,守着丹江水,尽管这一库清水让他一生都在搬家。这个夏天,父亲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安稳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尽管没有落叶归根。

     

        一次次的移民,一次次的舍弃,父亲一辈子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不论路途多么遥远,生存环境多么艰辛,他从来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总是乐观面对。

     

        他像一颗种子,落到哪里就在那里顽强生长;又像一片落叶,一生都在随风飘零。他52年的搬迁史,正是淅川移民历时半个多世纪搬迁的缩影,也是70余万渠首儿女在国家需要时表现出的那种勇于牺牲、敢于担当、为国分忧、乐于奉献的民族精神的缩影。(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副编审 何宏俭)

     

    让淅川移民精神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淅川县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中国移民搬迁史上的“移民奇迹”,用自己的行动解决了大规模移民这个世界级难题。淅川移民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移民迁安伟大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在移民大搬迁中,淅川移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用心血、汗水,铸造出伟大的移民精神。总结和弘扬淅川移民精神,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信党的群众路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强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伟大的移民精神,不仅是顺利完成艰巨搬迁任务的坚强支撑,更是“后移民时代”建设“美丽渠首”、实现“水清民富”的力量源泉。我们在提炼淅川移民精神的过程中,应坚持四个原则:第一,要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第二,要形神合一、相得益彰;第三,要独树一帜、突出特色;第四,要内外兼顾、双重导向。除此之外,还需注意把淅川的文化传统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历史传承与发展形势相结合,专业意见与群众呼声相结合,目标是所提炼的移民精神能够引导本地人民群众团结奋进、引领本地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同时要能够引导外界全面准确地了解淅川、加深对本地的印象,从而提高当地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影响力。

     

        综合上述考虑,我认为可将“后移民时代”的淅川精神概括为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自强包容、诚信厚德。“创新”,这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一个地方不断发展的关键,淅川要继续发展,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解决“后移民时代”出现的新问题;“诚信”,这是一个地方内在品质和精神风貌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具吸引力的地域精神之一,尤其是对定位为生态建设示范区的淅川来说,这是仅次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竞争力;“包容”,淅川是典型的新老移民混居县,提倡包容精神非常重要。

     

        随着对淅川移民精神的广泛宣传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开展,淅川精神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认同。它不仅是淅川县的精神财富,也是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财富。最后,还应解决共享发展成果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就是建立道德权利回报机制。对于为国家贡献重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淅川,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大大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这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赵周贤)

     

    国家利益至高无上是淅川移民精神的核心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修建丹江口水库和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淅川移民,舍小家为大家,历尽艰辛,无悔无怨,形成了崇高的淅川移民精神。淅川移民精神是我国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体现,它属于淅川人民,更属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只有站到国家利益和民族精神的高度,才能深刻认识淅川移民精神的意义。

     

        移民精神在河南淅川这块土地上产生不是偶然的,这里文化厚重、历史久远,是楚汉文化重要发祥地。被丹江口水库淹没的淅川县老县城丹阳,是楚国最早的都城。从楚国屈原文化到东汉文化,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把国家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一代一代生生不息。淅川县的老百姓,在支持国家建设丹江口水库和南水北调问题上,不讲回报,勇于牺牲,乐于奉献,万众一心,就是这一深厚的爱国主义文化积淀锻造出高尚民风的体现。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让长江流域的水跨过中原大地,穿过奔腾黄河,直达首都北京,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库区移民自觉地把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与国家的伟大梦想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自己做出的一切牺牲和奉献都是无上光荣的,都是应该的、值得的。对于移民来说,无论多么艰难,他们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精神是淅川移民精神的核心。这样一种来自基层民众的朴素精神,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充分体现,是我们国家加快现代化、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倡导的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一般的经济利益,超越了小家,超越了自我,是建设强大国家不可或缺的灵魂。越是发展市场经济,国家和民族就越需要这样的精神支柱。我们应当把淅川移民精神概括提炼出来,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保持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华民族实现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不可战胜的来自民众的草根力量。

     

        淅川移民工作基本上结束了,但丹江口水库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中产生的淅川移民精神,将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存。2014年10月之后,丹江口水库的清水将日夜不断、奔腾不息地流向北方,留在库区周围的淅川人将永远守护着这库清水,成为为北方人看护水缸的“渠首人”。淅川人的命运将与生态、绿色、治污永远联系在一起,走上一条科学的、绿色的发展之路。概括凝练淅川移民精神,不仅是为了说明过去,更是为了指引未来,并将永恒地具有激励作用。用“国家利益至高无上”表述淅川移民精神的核心,也将永远成为淅川人当好渠首人的精神动力。(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刘道兴)

     

    谱写移民赞歌 铸立时代丰碑

     

        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淅川历史,是一部移民的历史、奉献的历史。1959年,淅川首批2万移民支边青海;1966年至1968年,淅川4万多移民迁往湖北;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丹江水位的不断升高,淅川再次移民……自1959年到2011年,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淅川先后移民36.7万人。36.7万人,演绎了一幕又一幕淅川人的悲欢离合,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库区人的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移民史上的时代赞歌。

     

        没有到过移民村,你可能不知道移民搬迁的辛酸。他们扒掉自己亲手盖的房屋,锯倒自己亲手栽的树木,卖掉自己亲手养大的牛羊;他们在残垣断壁前吃下最后一顿晚餐,在送亲的火堆前彻夜不眠,在祖宗的坟前长跪不起;他们拉着小儿,搀着亲娘脚步蹒跚,带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踏上了新的搬迁之路。从此中国的地图上,再也没有了这些行政区划;这块地表上,再也见不到炊烟袅袅的村庄,感受不到你来我往、熙熙攘攘的生活气象。

     

        没有到过移民村,你可能不知道那一个个感天动地、撕心裂肺的离别故事。盛湾镇王庄村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一生中经历了四次搬迁,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她,连儿子孙子都分不清了。可是当她看到家人拆除房屋时,说出了五年来唯一的一句话:“又要搬了”。罗池贯社区移民搬迁时,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抱着母亲的腿号啕大哭:“我不去新家,我的家就在这儿。”这就是勤劳朴实的淅川移民,无私大爱的淅川移民,感天动地的淅川移民。

     

        移民工作难,难在故土别离、亲情割舍,难在安置对接、规划评审,难在财产分割、搬迁组织,可以说是一步一个困难,一步一道门槛。为了破解这些难题,淅川移民干部忘我工作着,奋力拼搏着。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三年,我们的干部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拥有的是无穷无尽的加班。他们累瘦了、累病了、累倒了,但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没发一句牢骚:多少次高温下,他们为移民搬运家具;多少次大雨中,他们为移民推车拉车;多少次深夜里,他们在移民村中值班巡查……他们付出了多少艰辛努力,谁也说不清楚。我只能告诉大家的是,在整个移民搬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移民重大伤亡事件,但却有300多名干部晕倒在搬迁现场,30多名干部因公负伤,10多名干部倒下牺牲。

     

        轰轰烈烈的南水北调移民大搬迁结束了,留下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感叹,国家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和他们的精神,将被镌刻在南水北调的丰碑上,永世流芳!(淅川县移民指挥部干部 寇 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