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8日 星期六

    承载历史记忆 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建设与作用一瞥

    作者:朱成山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8日 02版)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进行了近百年不屈不挠反对外来侵略的抗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被载入史册。这一伟大胜利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一页,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为收藏和展示人类记忆,承载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目前我国已开放百余座抗战类博物馆或纪念馆。这些场馆以大量真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丰富的图片,深刻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滔天罪行,有力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篡改和美化侵略历史的倒行逆施,有效维护和还原历史事实真相,警示世人勿忘历史,倡导爱国自强、维护和平。这些设施为我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维护历史正义、促进世界和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政府一贯重视抗战类博物(纪念)馆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精神,高度重视抗战类博物(纪念)馆的建设,为此投入了很大力量。日本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时出现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企图否认军国主义侵华历史的逆流,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的建设也更加受到中国各界的重视。江苏省南京市于1983年12月13日立碑筹建、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于同日建成开放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北京市于1987年7月7日建成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辽宁省沈阳市于1991年9月18日建成开放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山东省枣庄市于1993年4月8日建成开放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上海市宝山区于2000年3月建成开放淞沪抗战纪念馆、重庆市于2005年建成开放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

     

        据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迄今已建成129家抗战类博物(纪念)馆,遍布全国26个省、直辖市。仅以江苏省为例,就有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淮安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泰兴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南通联抗纪念馆、徐州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连云港赣榆抗日山革命烈士纪念馆、镇江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苏州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无锡马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等10多座。此类场馆以其地域分布广、展示类型多样化、文物史料丰富、纪念活动影响大等特点以及在传承历史、倡导和平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博物馆界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的博物(纪念)馆大家庭中,抗战类博物(纪念)馆作为历史类博物馆中的重要一支,其主要功能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与媒介,展示了1931年至1945年14年间日本侵华暴行及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其场馆类型一般按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址及军史陈列等专题进行分类。其中,历史事件类的纪念馆有:纪念九一八事变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纪念七七事变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历史人物类纪念馆有: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陈列馆)、辽宁省朝阳市赵尚志纪念馆、四川省宜宾市赵一曼纪念馆、北京市海淀区佟麟阁将军纪念馆等;历史遗址类纪念馆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日军细菌部队遗址之上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辽宁省抚顺市平顶山遗骨坑遗址上的平顶山惨案纪念馆、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战役遗址上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云南省腾冲县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烈士陵园遗址上的滇西抗战纪念馆等;军史类纪念馆有:山西省武乡县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安徽省泾县的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

     

        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还包括通史陈列的博物馆,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复兴之路》中关于抗战史的部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关于抗战军史陈列的部分等。各省、各市及一些县级博物馆中关于各地抗战史的部分,如东北烈士纪念馆等。还有相当多的民间博物馆陈列中也涉及大量抗战史,如四川建川博物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抗战名将纪念馆等。

     

    二、抗战类博物(纪念)馆日益成为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载体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抗战类博物(纪念)馆占有相当的数量。其展示的主题是中国人民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表现和积淀起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综观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的展陈内容,主要体现在遭受外敌入侵欺侮的民族史和经过艰苦抗战取得来之不易的胜利史两大类。这些内容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教育资源。苦难的民族史时刻告诫人们,“国家不强,老百姓生命就得不到保障”;民族抗争史则重在鼓舞后人,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英雄气概。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执着坚守的一份历史责任。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许多观众留下的大量观后感中体现出来。例如,来自美国新泽西州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容鸿先生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后说:“这是一个非常优异的展览,它突出了以史为鉴,教育世人不可重蹈历史覆辙。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吸取历史教训,承认罪行,对中国人民作出道歉。”广东电大一观众在参观“侵华日军罪行图片展”后留言:“历史给人类留下了太多的悲剧和教训,让我们牢记历史吧!因为历史是一种永久的财富,是一个永恒的纪念碑。”

     

        2004年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全国博物馆界率先实行免费开放,年最大观众量达665万人次,月最大观众量达90万人次,日最大观众量达8.9万人次,已经累计免费接待观众3826万多人次,其观众量不但在全国博物馆界名列前茅,而且在国际博物馆界也位居前列,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2008年开始,全国90%以上的抗战类博物(纪念)馆先后对公众免费开放。

     

        与大、中、小学或社区开展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一直是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先后有200余所大、中、小学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挂牌共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万名中、小学生,在这里举行“小小八路”志愿者为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新四军纪念馆配合驻盐城市中小学校,成立新四军总队、大队,定期开展新四军抗战生活体验活动。从2009年开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每月举办一期“民族精神大讲堂”,吸引社会上的万余名青少年参与。东北烈士纪念馆从1977年1月起组建烈士事迹流动展览小分队,坚持深入基层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理想教育。

     

        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每年都会结合重要纪念日,举办各具特色的纪念活动。如每年的7月7日、8月13日、8月15日、9月3日、9月18日、12月1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馆,均要举办纪念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日本战败投降日、中国抗战胜利日、九一八事变、南京沦陷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祀日等一系列活动,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还在活动之中鸣放防空警报,并通过媒体广泛有力度的宣传,使爱国主义教育系列化、经常化、大众化。

     

    三、抗战类博物(纪念)馆是开展国际交流,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桥梁

     

        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展示的内容,既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材性质决定了人类共享的警示意义。2000年9月18日,曾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服过刑的20名原日本战犯,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前虔诚地低下了头,默默地向死难烈士谢罪,部分原战犯长跪不起,向中国人民诚挚谢罪。同年9月24日,12位日本遗孤专程从日本来到沈阳,拜谒了安置在该馆的“养父母碑”,缅怀当年中国养父母的养育之恩。美国华侨、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副会长陈婉秋在参观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后题词:“当年日军暴行,历历在目。感谢纪念馆保存了这一段历史及纪念馆所做的历史保护工作。安亡灵,求和平”。

     

        多年来,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还广泛参与了以馆际合作、学术交流、互办展览为主要形式的广泛国际和平交流活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先后在美国旧金山、俄罗斯莫斯科、丹麦奥胡斯、菲律宾马尼拉和日本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国外30多个城市举办过展览,组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赴日本各地参加证言集会,在日本法院起诉日本右翼学者侵害幸存者李秀英、夏淑琴的名誉侵权诉讼,组织专家学者先后在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维护历史真相,传播历史记忆。该馆还从1994年起,每年12月13日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暨国际和平集会,宣读和平宣言,放飞和平鸽、撞响和平大钟,并先后邀请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韩国4·3惨案纪念馆、日本立命馆大学和平博物馆、日本长崎冈正志和平资料馆等国际性纪念馆馆长来南京,共同举办展览和学术研讨会。该馆先后接待过美国前总统卡特、韩国前总理姜英勋、澳大利亚参议长玛格丽特·里德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海部俊树、鸠山由纪夫等多名外国政要。该馆建馆28年来,日本日中协会组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献植访华团,于每年清明前来南京植树,称之“绿的赎罪”;日本“把亚洲日本侵略战争受害者铭刻在心之会”“神户与南京心连心会”“长崎中日友好希望之翼”访华团等和平组织,于每年8月15日来南京,举行反侵略战争国际和平集会;日本东铁路工会、紫金草合唱团、东本愿寺、妙心寺、云祥寺等民间团体,于每年12月13日前后来南京,参加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系列活动,年年如此,从未间断,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和平交流渠道。在该馆保存的100多本中外观众留言集中,许多观众的留言十分深刻感人。美国前总统杰米·卡特题词写道:“这里是世界各国憎恶战争与渴望和平的最佳诠释”。

     

        许多来自日本的观众也纷纷留下观后感言。1985年8月15日开馆的第一天,日本日中劳动者交流协会参观吊慰团在留言簿上写道:“我们对1931、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深表反省,由衷谢罪,深切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并为之祈求冥福”。日本全电通大阪东支部友好访华团于1988年11月4日参观该馆后来函称:“我们震惊于这些铁证如山的事实,为避免再次发生战争,发誓将侵略事实广传于众”。日本长崎大学教授高实康稔2013年12月13日参观该馆后说:“南京大屠杀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这里所有的历史照片都让我震惊。以前,在日本国内主要听到的是日本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情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知道日本是二战加害者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知道日本曾经对中国人民犯下非常残忍的罪行”。

     

        针对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掀起篡改、抹杀侵华史的逆流浊浪,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积极有效地开展民间外交和国际舆论斗争。针对日本扶桑社出版2001年版的右翼教科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上海师范大学等一批专家,2002年从南京开始,先后在北京、东京、首尔等10个城市召开10次研讨会,于2005年在中韩日三国、用中韩日三种文字、由中韩日三国学者共同出版了《东亚三国近代史》,成为战后第一本由中日韩共同编撰的历史教科书。北京、上海、南京、沈阳、长春等许多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还纷纷举办专题展览、出版史料书籍,对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行径给予有力批驳和回击。去年9月3日,国内6家抗战类博物(纪念)馆馆长聚集在卢沟桥畔,共同发表了题为《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联合声明。

     

        去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对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公然挑衅,是对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粗暴践踏,其倒行逆施已经遭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中国人民不可侮,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不可欺。我们强烈敦促日本领导人认真倾听国际社会的正义呼声,承认错误,改弦更张。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危险走向保持警惕,共同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作者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原载于2014年1月16日《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