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的遵循,而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正确的表达方式才能有打动人心的思想观念,合适的践行途径才能承载涵养心灵的精神取向。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只有找准培育和践行的办法和途径,让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观。
第一,我们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让教育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塑造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生命过程,只有从启蒙的开始就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沐泽熏陶,才能把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的根基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以这些价值观为基本的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对少数人的要求,而是对所有领域、所有人的价值规范。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完善思想教育方法,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家都知道,作为物质食粮的儿童奶粉是要根据年龄分段的,同样作为精神食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来配方。价值观需要行为的体验才能内化于心,价值观的目的及价值观自身的价值就在于它见诸行动。因此,我们还必须注重发挥社会实践对青少年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第二,我们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价值观和社会也是相互塑造的。一方面什么样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引导,另一方面什么样的价值观也引领着什么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它反过来也引导和规范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如果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出台的政策和价值观的导向不一致,这种思想与现实之间的断裂或分裂,也会严重影响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价值观是精神层面的,要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需要社会政策的保障、制度的规范、法律的约束。要通过制度、政策和法规等奖惩手段,鼓励正确的价值观,抑制消极的价值取向,抵制腐朽的价值观,惩罚错误的价值观。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表扬和鼓励,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批评和惩戒。在日常治理中,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价值观是倡导性规范,法律是底线性规范。二者的相互支持,才能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认真寻找正确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形式,在能够打动群众心扉的表现形态上下功夫。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精神生成过程,而精神的力量都是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因此,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活力和我们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是一种对心灵的激励,激发每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要让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够打动人们的心扉并获得广泛的认同,首先必须让人们愿意听我们的宣传,并且能够听得进去,听了能理解。如果我们的教育方式干干巴巴、味同嚼蜡,那么就很难让人愿意接受,也就谈不上使人理解。另外,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要的,但要完善我们的话语叙事方式。我们不能总是重复那几个概念,而是学会叙事或学会讲故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鲜活的生活叙事和行动故事显现其精神的光辉和思想的力量。价值观通过具体的叙事材料展示出来,才能显现价值观的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和社会属性。价值观概念就像盐一样,它可以增加各种食物的味道,但不能总是让人直接吃盐。同样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融入活生生的生活叙事之中,才能发挥其精神的激励力量,才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量。另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关注传统媒体和渠道,要特别关注和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及新媒体传播和宣传主流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往往在青少年阶段,而现在的青少年从一出生就面对信息网络化和媒体移动化的现实,有人说青少年是网络空间的原住民,而我们年龄大的人则是被动地被带入这个空间的。青少年生下来就生存在数字空间之中,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网络科技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如何以适合网络流通的语言占领网络和新媒体,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就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工作。
第四,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仅仅停留在人们的意识中,而应该外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为此,我们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自主意识和首创精神,广泛开展灵活多样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群众性的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活动,让人习惯于在现实中学会见贤思齐。开展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活动,尤其注意把学习雷锋等模范与学习身边的好人好事结合起来,在平凡的人和事中发现崇高,让高尚的道德和价值理想在民众生活中落地生根,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在国家博物馆设立英模陈列馆,保护好英烈墓地,让英雄主义鼓励青少年的报国之志。要把对烈士的纪念活动与大众的生活节点——如成人仪式、结婚仪式——结合起来,让国家认同融入大众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要把传统的节日与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结合起来,使节日的意义得到升华。
第五,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和社会精英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所以共产党员都应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走在前列,其中领导干部更应该率先垂范,形成上行下效的正能量。社会各界的精英或名流,有很大的示范作用,因此也要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在引导社会风气方面发挥积极功能。各类“明星”人物也应该加强自律、提高素质,无论是影星、歌星、舞星,还是球星和其他体坛星丛人物,往往是青少年的偶像,他们的言行和装束往往引领时尚。假如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好的言行,将会对青少年有广泛的影响和引领作用。
总之,作为一个追求民族复兴和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当代中国人民正在以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作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互相塑造的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孕育并产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引导并塑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精神支柱,我们要用中国的话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