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想盖房吗?”“当然想,儿子快要结婚了,正为房子犯愁呢!”“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可以到托托乡安居富民办申请购房补贴。另外,还可以申请购房贷款。”
这是大学生村官王茜在宣讲党的惠农政策时,与村民的一段对话。而这一幕就出现在新疆精河县日前举行的首届“三十佳”理论宣讲员选拔大赛现场。
先后站上讲台的8位宣讲员是来自精河县的农民、职工、大学生村官、离退休人员等。观众席正中位置是来自各村队的农民群众,他们手里拿着选票,既是观众,又是评委。
身边人讲身边事
2013年11月,精河县结合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发现和培养优秀理论宣讲人才为目的,以“我讲的,您爱听吗”为主旨,借鉴大型综艺活动选秀的形式,在全县举行为期一个半月的“我是宣讲员”选拔赛,走进全县每一个乡(镇、场)、村(组),由现场农牧民投票,按选手平均得票率排名,产生“三十佳”理论宣讲员。
为了让更多普通百姓参与进来,精河县在“我是宣讲员”选拔报名过程中,不设门槛,只要具有一定理论功底、熟悉一些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热心宣讲事业的人都可以报名。
为了避免就理论讲理论,大赛领导小组要求选手在宣讲内容上必须以“小案例讲大政策”,通过讲身边故事,延伸出一个政策解读。选手徐海东用妈妈的3个梦想阐释了减免农业税、粮食差价补助、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也让大家明白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老百姓的梦想。
讲得水平高,又能听得懂
为了考察每名选手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大赛领导小组还专门设置了“社会热点之我见”情景问答环节,要求每名选手模拟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宣传引导。
把话筒交给百姓,用百姓的语言,把亲历、亲闻、亲为的具有典型性的百姓故事宣讲给普通百姓听。
经过初赛,大赛领导小组从120名选手中选出了48名选手,在全县6个乡镇场设6个赛区进行决赛,每个赛区由群众从8名选手中选出自己喜欢的5名选手,晋级“三十佳”,然后组织宣讲队,分赴各村组、社区巡回宣讲,实现全覆盖。
村民黄效芹说:“这些人讲得水平挺高的,我们又能听懂。没想到老百姓也能上台,这个活动办得好。”
创新宣讲模式启示多
精河县“我是宣讲员”选拔赛,打破传统宣教模式,创造了群众自我教育的新方法。让百姓宣讲,能将抽象的理论、生硬的教育转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社会影响力。这种群众性的理论宣传教育形式,找准了政策理论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了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为做好新形势下理论通俗化大众化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对我们按照“到人、管用、有效”要求,宣传教育群众带来启示和思考。
启示一:理论只有“大众化”,才能“化大众”。要使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就必须在宣讲的形式和内容贴近生活、走进大众上下功夫。
启示二:只有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理论宣传才有感染力。主讲人是群众,受教育的对象是群众,评论的主体是群众,真正让各族群众走到了舞台中央,进一步增强了宣讲效果。
启示三:只有变化变革,到人、管用、有效才能落到实处。精河县针对县一级宣讲力量薄弱的实际,围绕“队伍怎么建,人员怎么培训?”和“谁来讲,讲什么?”等问题,抓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另辟蹊径,采取选秀的形式,既宣传了政策,又选拔了人才、建立了理论宣讲队伍,解决了县一级无讲师团、宣讲人才匮乏的问题,为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到人、管用、有效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报记者 王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