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请成为社会力量办医联系点,到获得国务院医改办批复同意;从社会办医“1+14”政策文件出台,到30个项目落地,共引进社会资本70亿元,计划新增床位7000张——2013年,成为浙江省温州市社会资本办医的“蝶变”之年。
“公共资源有限,只依赖公立医院,‘看病难’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说,温州有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宽裕的民间资本,开放医疗卫生服务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向医疗领域流动,有助于解决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和供需结构失衡问题。
但是社会资本办医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数据显示,尽管民营医院已占温州医院总数的一半以上,但床位仅占当地总床位数的15.46%,业务收入、诊疗人次、住院人数分别占医疗总量的6.53%、7.08%、10.92%。
“社会办医的推进不是一帆风顺的,要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相关政策必须不断升级完善。”温州市市长陈金彪说。温州明确了“非禁即入”原则,即法律未禁止的医疗服务领域,不管是政府资本、民间资本还是海外资本,均可以平等参与,依法自主选择医疗服务投资领域。在医保定点、基本药物制度补偿等方面,民营医疗机构享有与公办医疗机构同等的医保定点政策待遇。
为了打通社会资本办医的“动脉”,2012年8月,温州出台了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1+11”政策文件。一个月后,在申请到全国首个社会力量办医联系点城市后,又出台了3个规范文件,形成了“1+14”政策细则,涉及社会资本办医的分类登记、土地、融资等配套政策。“在一揽子政策中,以土地、融资和人才政策最为核心,力度空前。”温州市卫生局局长程锦国说,营利性民办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非营利性民办医疗机构更可由行政划拨供地;组建了卫生发展投资集团公司提供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服务,民办医疗机构可以收费权、知识产权作质押进行融资;变“身份管理”为“资格管理”,引导卫生技术人员在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间流动。
政策一落地,项目接踵而至。2012年10月,温州市首批签约14个社会办医项目,新增床位5000张,引进资本约50亿元。2013年新增项目16个,总投资约20亿元,新增床位2000张。首批签约的14个项目如今已落实用地。统计显示,温州民办医院现已发展到75家,比试点前增加了31.6%;核定床位6396张,比试点前增加了69%。
根据《温州市卫生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市将新增床位2.2万张,其中民营医疗机构新增床位数至少为8000张,相当于目前民办医院床位数的2倍。“鼓励更多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除了缓解‘看病难’,还能倒逼公立医院改革等。”程锦国说。(本报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