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图书馆展出了民间藏书家从河南伏牛山村中新发掘出来的一套《本草纲目》,这是我国近数十年来新发现的、民间收藏的唯一一部《本草纲目》金陵本重修本。民间能在现代发现如此珍贵的古籍,说明继续广为搜求散落民间的中医药古籍还有很大的空间。
那么,这次展出的《本草纲目》金陵本重修本,到底有哪些价值和意义呢?
《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医药学著作,2011年作为重要世界文化遗产,与《黄帝内经》双双进入《世界记忆名录》。《本草纲目》成书以来,翻印了不下百余次。该书最早的刻本由金陵胡承龙刊行,故称“金陵本”。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将该书进呈皇帝,进表中提到“甫及刻成,忽值数尽”,说的是该书刚刚刻成,李时珍就溘然而逝,其时约在1593年。今唯有金陵本完整记载了《本草纲目》图文的撰绘及校订者,文字由李时珍编著,其4个儿子、4个孙子,以及两名儒学生员参与了校订誊写;药图绘制辑校则由其3个儿子、两个孙子完成。因此,金陵本最能反映《李草纲目》图文原貌,学术价值最高,是此后各种《本草纲目》翻刻本的祖本。
据此前研究,今存世的《本草纲目》金陵本完本仅8部,残本4部(我国仅有两部)。作为《本草纲目》原刊的金陵本,对校勘、研究与利用该书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后的各种翻刻本,都没有完整记载该书的转绘校订人员,也没有保持其某些特有的排版方式。后世版本的文字讹误虽不算很多,但药图的篡改最为严重,到清末张绍棠本时药图已面目全非。因此,金陵本的搜求、保护与研究一直是学界非常重视的事。
此次展出的这套《本草纲目》,绝大多数书叶是用金陵本原版木重印的,但又经过了明末制锦堂重修(以下简称“制锦堂本”),补刻了数十叶,并有若干剜改之处。那么,制锦堂本为什么能被鉴定为金陵本呢?笔者亲将该书与存世的其他金陵本比较,认定该书与金陵本书叶同出一版者约占95%以上,这说明该书绝大部分书叶是利用金陵本原版木重印的。
古代印书要先刻木版,印完一次后,如果版片损坏不大,还可用来重印。因此通过与已确认的原版书进行比较,观察版式文字的特征,如板框尺寸、样式,版本的断裂纹理,文字细微笔画特征等,可确定古籍是原版初印还是重印本。但为什么又要说制锦堂本属于金陵本重修本呢?这是因为制锦堂利用金陵本原版木重印时,已过了几十年。原版片在运输、保管、印刷的过程中已经都出现了残损,要重印完本就必须对残损部分予以补刻重修。另外,书商出于商业目的,也会对书中的署名或文字进行剜改,这种现象在制锦堂本也可以见到。所以制锦堂本又不是单纯的金陵版,只能称之为金陵版重修本。
正因为制锦堂本,所用的金陵版原版木已有残损,又经书商补刻剜改,因此该本与现今传世的其他8部《本草纲目》金陵本完本相比,其质量与学术价值还得排在末位。但这并不是说该本不好,或多发现一种金陵本已意义不大,而应该从其他方面来正确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中医药古籍是不可再生的,多发现一种珍稀古版中医药古籍,就是为中医药宝库锦上添花,为保存和研究中医古籍增添新的材料。《本草纲目》金陵本刻成之后400多年,还能从民间发掘出其重修本,这一事实提示民间还有很多珍藏的宝物亟待我们去搜寻发掘。在工作中,我们曾发现民间一些人持有珍贵古籍而不识其价值,随意丢弃损毁,任其烟熏火燎,还有人把古籍书叶拆开用来剪鞋样,十分令人心疼。在此提醒广大公众,如果家中存有线装古书籍,最好先请专业人士鉴定一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者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前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