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2日 星期日

    沙龙的一生

    作者:王水平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2日 08版)
    图为1998年10月21日,以色列时任外交部长沙龙(右)在美国马里兰州怀伊种植园出席中东和谈时与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会面时的情景。 新华社发
    1985年7月15日,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揩妻子利丽参加在以空军基地举行的航空展,沙龙开怀大笑,妻子小鸟依人,一脸幸福。 (资料照片)

        作为一名个性十足、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沙龙一生跌宕起伏,功过交加,毁誉参半,是这个犹太国家65年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称他是“战鹰”“以色列之王”,也有人称他为“屠夫”“推土机”。在支持者眼中,他是以色列的保护神;在反对者眼中,他是屠杀阿拉伯人的元凶。如今,他的生命指针停止了。

     

    自幼好斗

     

        沙龙1928年2月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沙龙山谷马拉勒村的一个犹太农民家庭,沙龙家原姓施恩内曼,后来才改以家庭所在地的沙龙山谷为姓氏。沙龙的父母都是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1922年,他们从苏联移民到以色列。他的父亲脾气暴躁,非常专制,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他在沙龙6岁时就交给他一根大棒去看管自家的果园。胖墩墩的沙龙经常抡着一根大棒虎虎生风,谁敢来侵犯,他就毫不留情地揍谁一顿。当地的阿拉伯少年都对他十分发怵,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大棒小子”。

     

        1942年,年仅14岁的沙龙加入了犹太青年准军事组织“加德纳”。在特拉维夫高中求学期间,沙龙主修了农业、政治和军事等科目,就在这一时期,他成为犹太人地下武装组织“哈加纳”的成员之一。1945年,沙龙作为未来犹太军队军官的培育对象,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1947年,沙龙成为“哈加纳”组织的教导员,负责犹太定居点和集体农庄的安全保卫工作。

     

    屡立战功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不到24小时,由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就向以色列国发动了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开战之初,沙龙即被提升为以色列国防军“亚历山德罗尼旅”的排级指挥官。在战争中,沙龙显示出了其过人的军事才能。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沙龙指挥以军伞兵部队攻占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米拉通道,为以军最终占领西奈半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他在战争期间屡次违反军令,使得以军领导层对他大为反感,以至连续好几年他都无法升迁。

     

        1962年,沙龙终于升迁,被授予陆军准将军衔,同时被任命为一个装甲旅的旅长。1964年,沙龙升任以色列国防军北部军区参谋长。1966年,沙龙被任命为以色列国防军作训部队司令。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日战争)爆发,沙龙指挥以军再次夺回西奈半岛上米拉通道的控制权,并乘胜攻占了苏伊士运河走廊。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即赎罪日战争)爆发后,沙龙在西奈半岛前线指挥以军作战。在这次战争中,沙龙指挥2.7万名以军士兵跨过苏伊士运河攻入了埃及境内,遏止了以军被动挨打的局面,一举扭转了战局,为他的军旅生涯画上了一个尚算圆满的句号。

     

    进入政界

     

        赎罪日战争结束后,沙龙终于脱下了军装,开始转入政界发展。1973年至1974年间,在利库德集团的支持下,沙龙当选为以色列议会“克奈塞特”议员。1974年12月,沙龙辞去议员之职,并退出利库德集团,出任以色列预备役部队司令,半年后又被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任命为其高级安全顾问。1976年,沙龙组建“和平锡安党”,并在大选中赢得了两个席位,但这个小党不久之后即自行解体。1977年至1981年期间,沙龙再次当选以色列议会议员,并正式加入了利库德集团。

     

        1981年,沙龙被开始第2个总理任期的贝京任命为国防部长。1984年至1990年以色列工党和利库德集团联合政府执政期间,沙龙被时任以色列总理的工党领导人西蒙·佩雷斯任命为工业和贸易部长,但由于他反对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米尔推进中东和平进程的政策,于1990年沙米尔出任以色列总理后辞去了工业和贸易部长之职,并于同年改任建设和住宅部长。在1990年至1992年任建筑和住宅部长期间,沙龙想方设法在约旦河西岸大兴土木修建犹太人定居点,以安置苏联解体后大量涌入以色列的苏联犹太移民。

     

        1992年6月,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败北,拉宾领导的工党政府重新上台执政,沙龙及其所属的利库德集团转为在野。1996年,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再次获胜,作为利库德集团“新生力量”的杰雅明·内塔尼亚胡战胜了工党资深政治家西蒙·佩雷斯,出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上台后为身为利库德集团元老的沙龙量身定制了“基础设施部长”的职位,并于1998年10月9日任命沙龙为外交部长。1999年5月17日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再次败北,内塔尼亚胡败于巴拉克手下后辞去了利库德集团领导人的职位,同年9月2日沙龙被选为利库德集团新任领导人。

     

        2001年2月,沙龙以利库德集团领导人身份参加总理竞选并获胜。2005年,沙龙退出强硬的利库德集团,组建“前进党”。2005年12月,沙龙因轻度中风入院接受治疗,因病情较轻,接受抗凝血药物治疗后好转。2006年1月,正当沙龙准备再次竞选以色列总理时,他再度中风,出现严重脑出血,并陷入昏迷,此后一直在特拉维夫附近的泰勒哈绍梅尔医院卧床不起,处于植物人状态,并逐渐淡出媒体和公众的视线。(本报特拉维夫1月11日电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王水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