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0日电(记者刘先琴、崔志坚 通讯员常钦)本报关注十余年、由河南科技学院主持完成的“矮抗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项目10日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河南省高校30年来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在热烈的掌声中,该项目带头人茹振钢教授上台领奖。
自2002年以来,本报就连续关注该新品种的育种推广,见证了“矮抗58”育种创新技术的科研历程。去年4月11日,本报人物栏目以《茹振钢:育出“黄淮麦区第一麦”》为题长篇报道了茹振钢教授主持的小麦新品种“矮抗58”的育种创新不平凡历程。
该品种成功地解决了小麦高产大群易倒伏、矮秆品种易早衰、高产品种品质不优和稳定性差、稳产性与广适性难结合等种子培育的四大技术难题,实现了高产稳产、矮秆抗倒不早衰、抗逆抗病适应性广、优质中筋、稳定性好等品种优势。“矮抗58”是近年来黄淮麦区推广面积最快的特大小麦品种,截至2013年8月,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3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增效170多亿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项目是河南科技学院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农业厅等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长期坚持科技兴校战略,实施科技攀登计划,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了河南科技学院在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跨越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河南科技学院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