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文资办发布的国有文化企业年度“白皮书”中,《国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研究》对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规模、成长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国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经过资本市场的锤炼,不断壮大文化软实力,拓展发展领域和空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借助资本市场将“蛋糕”做大。
文化企业市场蛋糕做大
无论是文化资源配置,还是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都离不开市场。当国有控股文化企业上市之后,面对更多的市场资源,能否实现自我的华丽蜕变?17家国有控股文化企业上市公司用数据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资产规模有了较大扩张,据统计,2012年全部17家国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合计为807.9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22.5%;同期净资产合计也达518.5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7.8%。
截至2013年6月30日,17家国有控股文化企业上市公司总股本合计约为143.3亿股,总市值合计达1530.5亿元。总股本比2011年末增长了19.7%;总市值比2011年末增长了38%。在我国所有24家文化类上市公司中,17家国有控股企业的总股本和市值合计中所占的比重分别达86.5%和72.9%,在规模上居于绝对多数。
国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在总股本增加的同时,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股份——流通股本也有所增加。143.3亿股总股本中,流通股合计75.3亿股,比2011年底增长了35.7%。这样,总股本合计流通股合计所占的比重,也由2011年末的46.4%,升至2013年6月30日的52.6%,18个月中提高了6.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作为企业主要经营成果和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的指标——营业收入的数额也增长迅速。据统计,2012年全部17家国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合计达503.9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25.7%,继续保持2010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势头。
新闻和出版业保持主导地位
对17家国有控股文化企业上市公司情况的细分行业进行梳理发现,通过资本运作,原本地方性的图书出版发行企业纷纷向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发展。新闻和出版业的主导地位仍不可撼动。
在17家国有控股文化企业上市公司中,所属大类为新闻和出版业的上市公司达到13家,其余4家均为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类。国有控股企业在新闻和出版业上市公司中拥有更大的份额,其占该大类上市公司总股本、流通股本、市值合计的比重分别为98.8%、99.3%、98.3%。
除了企业数量和份额上的绝对优势,在业绩方面,2012年新闻和出版业上市公司延续了2009年以来在各大类文化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局面,其营业收入合计达462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74.1亿元,增幅为19.1%。同时,2012年,新闻和出版业公司的净利润合计近50亿元,占全部17家国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的90.6%。
创新和多元化经营成战略核心
有“出版第一股”之称的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公司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探索新的经营和盈利模式,有效推动公司从传统出版业态向现代出版业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战略转型。凤凰传媒公司也提出: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动力,加快成为以书业为核心、以物业为依托、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多元化、全媒体的新型传媒企业,打造世界出版强企。
创新和多元化发展不仅仅是一两家公司的发展认知,顺应新技术革命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所向,抓住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需求旺盛和上市之后资本运营空间拓展的历史机遇,力求以产品、服务、技术、管理的创新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是全部17家国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的一大共识。与此同时,以顺应产业技术革命、拓展业务领域为导向,国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格局得以进一步巩固、优化。(本报记者 陈 晨 本报通讯员 张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