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1月8日电(记者毕玉才 特约记者刘勇)研发人员申请科研经费,研发成果出来后归属单位,从此收益、损失与研发人员再无干系——其结果:大量科研经费跑冒滴漏,大量研发成果束之高阁。日前,这种落后的、僵化的科研体制被辽宁一家民营企业打破。
记者从辽宁远大科技创业园了解到,这家隶属于沈阳远大企业集团的公司制研发单位,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企业和研发人员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机制:入园创业的研发人员和机构,不再享有企业提供的科研经费,而是通过项目申请获得远大集团提供的“风险贷款”,成果出来后直接面对市场。被市场“相中”的,不仅可以获得一次性成果转让费,研发人员还能以入股或提成的形式,终身享受自己的研究成果带来的收益。相反,被市场冷落的研发成果,自然被打入冷宫。
这种“不负责养鸡、只专注选蛋”的倒逼机制,让研发单位“下”出更多市场上最需要的“蛋”。创业园副总裁李向琦告诉记者,创业园从规划建设至今,已吸引国内外700多名优秀人才,催生出建筑智能装备研究院、科技电工研究院、新产业孵化院、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几十所科研院所。2013年,实现专利授权199件。远大集团向科研人员“购买”了41个项目,其中80%都能在2014年6月前转化为产品,每年至少创造2.5亿元的经济效益。
从武汉一家企业总经理位置跳槽来的李雄浩,在创业园组建了环境科学研究院。2013年10月一次就与远大企业集团签订了四份技术转让合同,获得技术转让费1325万元。成果产业化后,每个项目的科研人员将永久享受该产品生命周期内销售额3%的提成,团队成员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知识资本家”。
“过去设计人员最讨厌检验人员挑毛病,现在最怕不挑毛病、挑不出毛病,甚至自己跑到市场上搞调研,了解行业动态。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市场这一关,自己的设计才能通过立项关。”李向琦说,每个立项的研发项目,都必须实现“四个接轨”,即:与市场接轨,与本企业接轨,与竞争对手接轨,与国际接轨。
由于实现了严格的“过三关”“接四轨”,远大科技创业园凡能立项研发的项目,均能实现成果转化。记者了解到的数据表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为25%,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而远大却达到了100%。
短 评
两个巴掌拍响了
辽 天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科技成果只有通过产业转换,才能变成生产力。
现实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要求?唯一的途径就是改革,就是下大决心、下大力气,打破一切阻碍活力迸发的体制机制障碍。
长期以来,企业研发人员与企业只是人身依附关系。企业提供科研经费,科研人员负责研发,成果落地与否、效益几何,双方没有共同关切。企业为增加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科研经费,导致科研人员叫苦连天;科研人员因无法共享科研成果的增值效益,对科技成果能不能“开花结果”漠不关心,缺乏持续创新动力。
沈阳远大企业集团通过建立开放共享的利益机制,将企业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核心利益有效地黏合在一起,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共同享受创新收益,从而为双方找到了共同的动力,达到了双赢的效果,进而形成了持久长效奖励激励机制。两个巴掌终于拍响了!
民营的沈阳远大企业集团的“破天荒之举”,为破解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为破解国有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不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