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隆冬,三江源头银装素裹,乘坐飞机掠过结古镇上空时,从舷窗看下去,结古镇道路分明,学校、医院、广场、博物馆、各商住组团、康巴艺术中心等建筑清晰可辨,白纳沟口的文成公主庙的金顶熠熠闪光,崭新的玉树矗立在世人面前。
“现在,我们可以欣慰地向祖国和全国人民报告:一个崭新的玉树已傲然屹立在雪域高原上!在党中央、国务院特殊关怀下,我们坚持科学依法高效和谐重建,以‘苦战三年,跨越二十年’的坚定信念,在实际不到两年的有效施工期内,全面建成总体规划确定的1248个项目,实现了居民拥有新家园、生态迈向新台阶、设施得到新改善、城乡呈现新面貌、社会和谐新局面的重建目标。”2013年11月,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在玉树各族群众庆祝灾后重建竣工大会上表示。
科学规划引领重建
百年大计,规划为先。“4·14”地震发生的第二天,青海省就派出专人到四川学习重建经验,及早明确重建目标和路径,同时对物质重建与精神重建、建设与管理、重建与维稳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重建开始前,根据国务院的总体规划,国内的众多知名专家编制了玉树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城乡住房建设、土地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10个方面的专项规划。在规划编制中,以“以人为本、保护生态、尊重文化、统筹兼顾、厉行节约”为原则,充分体现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在规划实施时,加强重建目标微观操作的对接,委托中规院实行“一个漏斗”技术总负责,实现了“从一张图纸到一个城市的重生”。
行走在结古镇,州博物馆、康巴艺术中心、州八一孤儿学校、州藏医院、州民族中学,数十座文化个性和地域特点鲜明的建筑,大大提升了城市品格。玉树重建,国内知名的设计院和一批大师级的设计师参与了规划设计,在玉树县和几个重建的县城里,你可以看到国内顶尖设计师设计建成的标志性建筑,一位诗人惊叹道:“如果要看目前国内上好的设计和建筑,就请到玉树来。”
和谐家园建设成就突出
玉树重建以来,参建人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堪称迄今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难度最大、条件最苦的一次重建。青海省举全省之力,以“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坚定信念,实现了居民拥有新家园、生态迈上新台阶、设施得到新改善、社会和谐新局面的重建目标。
如今,玉树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全面完成39149户城乡居民住房建设任务。震前土木结构房屋全部改为框架砖混结构,抗震能力达到了7度半的设防标准,水电路暖等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备。玉树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明显提升,9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成使用,学生人均校舍面积达到震前的1.5倍,教学设备的投入比震前翻了两番。63项医疗卫生重建项目投入运行,65个文化体育影视项目全部完成。
玉树灾后重建的新建建筑中,大多采用节能建材。目前,按照玉树州建筑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玉树全面启动集中集热分户用水太阳能工程1869户,单体单户太阳能设备安装工程9969户的实施工作。这些都为推进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和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玉树州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玉树震后重建把生态环境的治理放在了重要位置。在重建中,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灾害防治、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等93项灾害重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全面完成。玉树市绿化面积由震前的178.6公顷增加到432公顷。
重建以来,玉树州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工作,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截至目前,第一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完成投资;城镇配套设施和人畜饮水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为1833户牧户建设各类养畜配套设施,完成封山育林29万亩、湿地保护38万亩、黑土滩治理63.58万亩,完成总投资4620万元的称多县珍秦镇等14项人饮安全工程;完成全州650.12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了玉树市代格村等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项目和地质灾害区、砂金过采区恢复治理工程,认真开展天然林保护、国家公益林管护工作,义务植树10万株。(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