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08日 星期三

    一个做了15年的课题

    ——深井瓦斯煤层动力灾害近场防控关键技术“成长记”

    李陈续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08日   10 版)

        一个课题做了15年?

     

        当第一次听说深井瓦斯煤层动力灾害近场防控关键技术始于1998年,已经累积了50多篇论文、获得5个省部级一、二等奖,现在仍在不断完善时,记者根据平素的经验,本能地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然而,在亚洲第一深井的新汶矿区,在两淮煤炭基地的谢桥、张集、新庄孜、朱仙庄……在这项技术的应用成果和普遍好评中,记者的问号逐渐拉直成为惊叹号:这个课题确实值得做15年!

     

    重技术也要重理论

     

        “哎呀,我们冤枉现场测气员了,给了人家处分,其实是采动应力对瓦斯流量有影响,是我们技术失误!”不止一个煤矿通防处的领导发出这样的懊悔,而之所以懊悔,是因为听了课题组对采动应力、瓦斯压力和流量的耦合效应问题的理论分析。

     

        “15年磨一剑,磨的就是扎实的基础理论。”课题组成员王磊介绍,作为中国能源的主体,煤炭浅部资源日趋枯竭,尤其在东部地区,煤矿几乎全部进入深井开采,最深的已经达到1500米。但是,越往深部开采,地质条件就越复杂,煤岩瓦斯动力灾害频发,不仅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也大。而且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深井瓦斯煤层扩容致灾机理不明晰。“道理搞不清楚,防治只能就事论事。”王磊说。

     

        下深井、爬小山……15年来,课题组成员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两淮”亿万吨煤炭基地的所有深部开采现场,观察、试验、验证深井开采瓦斯煤层扩容的致灾机理。过去普遍认为,采煤现场通过瓦斯抽排以后,煤层中不可能测量出残余瓦斯压力。通过一次次改变钻孔角度、改善密封技术,课题组终于抓住了采动应力影响瓦斯压力的“牛鼻子”。不仅为过去不止一次遭受“冤枉”的测气员们“平反”,而且以极具针对性的方案,成功地解决了安全难题。

     

    重研究更要重应用

     

        “我们现在的采护煤柱都是7米的标准,比过去压缩了一半以上,而且生产安全还得到了有效保障。”张纯如,在谢桥煤矿担任总工程师已经9年,也是课题组特聘的研究人员,几乎见证了深井瓦斯煤层动力灾害近场防控关键技术成长的每一步。

     

        在课题组成员中,像张纯如一样的一线技术人员就有10多位。这样的人才结构,昭示着课题组重研究更重应用的指导思想。张纯如所说的“煤柱”,是深部开采的安全支护措施之一。按传统的标准,宽度一般都在15米到20米,不仅成为“支柱”的煤炭不能开采,而且是又厚又宽的“大胖墩”,并不能改善生产条件。课题组在完善了为深部煤层及其瓦斯卸压的技术方案后,用7米煤柱加上注浆加固技术,“解放”了过去白白压在地下的煤炭资源,解除了压力、瓦斯对安全生产的双重威胁。

     

        “整个研究一直围绕着应用在不断调整。”张纯如介绍,一开始研究、计算的方案是3.5米煤柱,确定下来以后进行了多次试验,结果证明理论设计与应用有出入,最终根据应用的效果一步步加以完善。

     

    重结果更要重过程

     

        在被誉为深部开采“样板”的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新巨龙矿井,地下1000米的生产现场,有一支专业防冲队在进行“防冲”作业:一台钻机在煤壁上钻160米深,通过向煤层注水“减压”;另一台则在煤壁上钻25米,通过排出煤粉“卸压”,从而超前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

     

        这种解决深部开采高温高压难题的方法,便是深井瓦斯煤层动力灾害近场防控关键技术的应用。课题组在完全明白了瓦斯煤层扩容致灾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出“防冲”“防突”的全新工艺。王磊打比方介绍这种看似简单却又深奥的专业方案:“深部开采的压力,有点像吹气球,大到一定时候气球就会爆炸。”为了让深部煤层的“气球”不爆炸,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卸压”。而深部煤层“气球”的压力既有煤粉也有瓦斯,所以近场防控,需要两个卸压通道。

     

        从2004年开始,深井瓦斯煤层动力灾害近场防控关键技术便逐步开始应用,迄今已经在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的20多对生产矿井的46个工作面上大展身手,直接经济效益近30亿元。按说,这样的成果足以颇为荣光地结题了,但课题负责人谢广祥教授总是说:“还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科学的东西急不得!”

     

        与一些追求“短平快”的科研浮躁之风相比,这个“15年磨一剑”的课题的价值,不仅在于煤炭安全生产本身,更在于对科学规律的遵循!(本报记者 李陈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