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

    从“铁老大”到“贴心人”

    ——一个基层火车站的货运组织改革

    作者:刘先琴 李庆伟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07日 07版)

        从黄海之滨的青岛运来黄豆,往雪域高原的拉萨运去小麦;从零星货物进场到集装厢货源“井喷”。许昌火车站西货场在龙门吊咯咯声响和作业人员呼唤应答中苏醒过来,热闹非凡,展现出铁路货运事业“中兴”的美好画卷。

        然而,谁又能想到,半年前这里却是一片冷清。从冷冰冰、慢腾腾的“铁老大”到笑如花、行如风的“贴心人”,许昌车站干部职工观念转变,行动转变,用崭新的形象和良好的业绩谱写着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华章。

        2013年6月12日,青岛站15车900吨大豆顺利装车,发往许昌车站。2013年6月15日,货物到达许昌车站西货场后,该站及时组织汽车短途运输,通过龙门吊直接从火车上卸到汽车上(减少了二次装卸费用还确保了货物安全),直接运抵许昌山花油脂有限公司加工车间。短短3天时间,许昌车站“门到门”运输业务首战告捷。

        许昌车站实施“公铁联姻”战略,联合许昌万里运输有限公司、亿通物流公司,开办“门到站”“站到门”运输新业务。自货改以来,该站集装箱运输全部采用“站到门”“门到站”运输方式,方便了货主,赢得了赞誉。

        “这问题,那问题,抓住服务至上这个牛鼻子是根本的问题。”许昌车站站长王静涛的观点颇有见地,“只有始终想货主所想,忧货主所忧,货主才会真心与铁路合作,铁路运输的优势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货改道路才会又宽又广。”

        2013来,该站通过简化运输手续、实施客户经理上门服务等措施,尽力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该站把货运营业大厅建成“客户接待室”,利用互联网建立客户QQ群、微信群,积极宣传网上受理、实货制和全程物流运输的方法,使客户亲身体会到运输方式转变和服务方式转变后的铁路运输的方便和快捷,使“客户家中坐,货物网上走”的夙愿得以实现。(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李庆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