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日电(记者李玉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今天公开发布2013中国发展指数和发展信心调查。
中国发展指数(RCDI)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编制思想,结合中国国情,从2005年开始编制。该指数由健康、教育、生活水平和社会环境4个分指数共15个指标构成,数据主要来自当年中国统计年鉴。
调查显示,15项指标中,除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去年持平外,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万人病床数、人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与去年相比都有进步。健康、教育、生活水平3项指数前2名由京沪两地包揽,而社会环境指数海南居第一,北京居第六,上海是第十一位。社会环境指数包括6项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人均道路面积、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省会城市空气质量、单位增加值污水耗氧量。
中国发展信心调查是该中心对中国发展指数客观测量的补充,以4个分指数为维度进行调查。调查显示,2013年公众整体发展信心达到79.8分,其中“健康”(医疗条件、看病便利程度等)信心最高,教育发展信心次之。社会环境整体信心为60分,刚刚及格。
调查显示,低学历的受访者对医疗改革有更高的信心,而硕士及以上学历、中青年以及高收入群体信心相对比较低。关于上大学对就业的帮助程度得分70.9,但是这一分数与去年相比降幅明显。对生活水平的信心方面,大专以下人群的生活信心最高,其次是硕士及以上,大专和本科学历的人群生活信心最低。
社会环境方面,受访者普遍认为当前贫富差距程度大,达到84.3分(逆指标),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得分成为问卷中所有问题得分最低的一项,仅46.4分。受访者对未来社会交通、空气等方面的改善平均信心为70.8分。同时,调查还显示,不同人群的社会环境信心不同:学历越高,社会环境信心越低;收入越高,社会环境信心越低;农村居民的社会环境信心高于城镇居民;西部地区的社会环境信心高于东部地区。该中心专家分析,不同人群对社会环境的期望值不同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期望值较高的群体满意度和信心相对就会比较低。
综合比较2013中国发展指数和中国发展信心的排名来看,地区差异较大,发展指数东高西低,发展信心西高东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