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02日 星期四

    文化产业领军人物

    亮出中国名片

    陈 晨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02日   14 版)
    刘 文 郭红松绘

        他致力于打造纪录片的中国名片,为世界呈现多彩的中国;他和他的团队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春晚》《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纪录片,受到观众热捧,一改人们对纪录片“不挣钱、没观众、边缘化”的印象。在他的努力和推动下,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他就是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

     

        北京西站附近,一家普通酒店的四层被改装成办公室,白色的主色调打造出低调简约的风格。走廊的一面墙上挂着20多块小“牌匾”,记录着央视原创的一部部经典纪录片。下午两点,见到刘文时,他正扒拉着楼下快餐店打包的午饭,桌上放着消炎药。“不好意思让你等了,最近身体一直不太舒服。”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话语中略含歉意。他的谦虚一如这里办公环境的低调——就是这个并不起眼的地方,为观众奉上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道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且回味悠长的纪录片大餐。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火了。没有大肆宣传,首播时不在黄金时段,却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人们惊讶地发现,纪录片也能走进百姓心里,也能创下高收视。“本来是为满足胃去看的,看完发现,其实满足的是心。”刘文温情地解释这部纪录片火爆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它的创意和表达方式,这也是我们多年市场化道路探索的结果。”

     

        刘文很早便与纪录片结下不解之缘。1992年,26岁的刘文作为摄影师拍摄了《远在北京的家》,记录几个十多岁的安徽小姑娘在北京当保姆的生活。为了这部纪实作品,刘文跟拍了一年多。也是这部片子,让刘文领悟到纪录片的意义——“在作品中体现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这个想法一直伴随着他的纪录片创作生涯。为拍摄《再说长江》,他带领团队历时2年多,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经历了最危险、最痛苦也最充满挑战的拍摄。制作《香港十年》时,他和20多人的团队,在前半个月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走访、搜寻、发现合适的采访对象。纪录片没钱赚、拍摄周期长、过程又极为辛苦,可刘文选择坚守。“拍片子很苦,但也很纯粹,我的职业理想给了我信念和坚忍。我爱这行,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的人生大概是最幸福的了吧。”说到这,刘文的脸上写满了淡然和满足。

     

        2011年1月1日,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很多人质疑:一个频道哪有那么多片子播?会有人看吗?能赚钱吗?央视给刘文三年时间实现收支平衡,而他只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回答这个问题。频道刚成立3个月,刘文就马不停蹄地去戛纳“推销”。“要以外促内,刚起步就要在国际纪录片界展开影响,要走市场。”在央视海外中心20年的外宣经历,让刘文果敢地作出这样的判断。几年下来,不变的是刘文每年依旧奔波于各大国际电视节,变得是国外市场对国内纪录片的态度已从认识转为认可。“现在,我们每年都会和BBC、美国国家地理等合作推出纪录片,他们也会购买我们原创的片子。《春晚》国际版在美国国家地理旗舰频道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还没有制作完成,就在新加坡电视节上卖了32.8万美元。”说起这些,刘文脸上滑过一丝喜悦的骄傲。

     

        面向国内市场,刘文也“不甘寂寞”。频道推出“活力中国”社会现实题材的招标活动,为社会制作公司投资。“一是采取市场化方式来委托制作,二是推动了节目类型化的发展。这是产业化一次很好的尝试。”刘文说。

     

        开阔的视野和高效的执行力让他有力地回应了当初那些质疑。不到一年,纪录频道全国受众规模超6.5亿人。不到3年,纪录频道广告收益达到4.5亿元,超过科教频道十年的收益。

     

        2013年7月,在纪录频道的推动下,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制作联盟成立。将近100家播出平台织成“中国纪录片联播网”,100多家制作机构搭成完整的生产链条。“联盟成立后,我们会推动建立中国纪录片行业标准,以繁荣国内纪录片市场。”目前,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业已成立,刘文将出任董事长,“有了公司,就能做更多事。我们可以做下游营销,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也能支持有纪录片梦想的年轻人,用我们赚到的钱反哺纪录片产业。”

     

        “要把纪录片做成商品,而不是‘谁都说俺家乡好’的宣传片。有好节目,有人买,才能谈市场和产业。我们一直坚持深入市场,用国际化的叙事讲述中国的故事,向国际纪录片市场亮出中国名片。”说起纪录片产业的春天到来,刘文保持一贯的严谨,“不能说春天来了,只能说春天的气息肯定有了,但还需要更务实的态度。当一个产业开始受到关注,开始有热度时,更需要爱护它,把每个环节都扎实做稳。”(本报记者 陈 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