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信息速递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座谈会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31日   16 版)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1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历史贡献和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正确认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科学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反对“非毛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有学者指出,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的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造建设社会主义的和平国际环境等方面。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党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所做的正确评价。

        有学者论述了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探索及贡献,促进生产力发展必须继续变革生产关系和调整上层建筑,依靠和发动群众,促进人的思想觉悟提高;必须不断解决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保证党的各级干部始终以平等态度对待劳动者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认真解决分配领域中的问题,防止两极分化,注重共同富裕。

        有学者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文章、观点和决策方法,具体说明他的探索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我们指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才能做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说出新话、解决新问题。

        有学者表示,毛泽东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也是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的典范,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在新时期,我们党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运用、发展和创新。毛泽东的艰辛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应从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前沿对毛泽东进行评价,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与成败。

        还有学者阐述了毛泽东为内参及其机制的形成和成熟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从毛泽东在1959年至1962年间作的十次自我批评,论述了毛泽东对“大跃进”的反思。

        会议还从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三线建设思想、人民主体思想、妇女解放思想等方面,探讨了毛泽东及其思想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指导意义。

        (钟特)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