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高分一号”正式投入使用

    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颗卫星

    詹媛 刘昊元、邱学雷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31日   06 版)

        本报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詹媛 通讯员刘昊元、邱学雷)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30日在京举行“高分一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仪式,该卫星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颗卫星。

        据了解,“高分一号”卫星配置了两台分辨率为2米全色/8米多光谱的高分辨率相机和4台分辨率为16米的多光谱中分辨率宽幅相机。同时,“高分一号”的设计寿命也突破了低轨卫星平均3年的限制,达到5年至8年。相比其他光学遥感卫星,“高分一号”的对地观测效率大幅提高,大大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总体观测能力。截至12月底,“高分一号”已向环保部、农业部等部门提供了2米/8米影像247731景,16米影像75766景。

        据高分专项工程副总指挥、高分专项办公室主任王承文介绍,所谓的高分辨率,主要体现在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3个方面。空间分辨率指从卫星照片上能辨别地面目标的最小尺寸,“高分一号”可达2米左右,这意味着“高分一号”可以“看”清楚地面上的小汽车,甚至自行车。而时间分辨率指重复观察同一地面物体所需要的时间,“高分一号”只需4天就能把地球完整地看一遍,也就是说它可快速实现重复观察。对于普通的遥感卫星而言,想要“看”得清楚,所需时间必会增加,但“高分一号”则两者兼具,能既清晰又快速地观测地面。另外,“高分一号”所具有的高分辨率多光谱成像能力是目前国内运行卫星载荷中的最高水平。不仅可拍摄黑白照片,还可下传具有红、黄、蓝、绿4个谱段的彩色图像,这些特点使“高分一号”卫星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里慧眼”。

        “高分一号”在减灾救灾方面的精确性和及时性,在今年8月黑龙江流域遭遇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时已有体现。当时,还处于测试阶段的“高分一号”首次被运用于抗洪救灾,为抗洪抢险提供了一目了然的情况展示。“‘高分一号’提供的图片都是彩色的,更直观、更清晰、更明了,而且每个点都有坐标和经纬,每天都能拿到更新的数据。”曾坚持在抗洪救灾前线的黑龙江省水文局副局长杨广元说。

        在农业生产方面,农业部区划所已经将“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广泛应用到作物面积监测、长势监测、估产、灾害监测、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土壤监测等各个领域。借助卫星遥感图,专家们只要轻轻一点鼠标,便可以根据卫星遥感图反映出的不同色彩,判断出哪块田里的小麦是什么样的品质,几种主要成分大致是多少。

        此外,在监测雾霾天气、监测各地矿区生态破坏、自然保护区监管、生态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高分一号”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显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