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文化评析

    期待小制作电影有更多成长

    胡 亚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30日   02 版)

        2013年不仅仅属于高票房和大导演,我们不妨将视线从镁光灯下稍稍挪开,去看一眼小成本、小众制作。

        每年的华语影坛总会涌现出几部小成本口碑佳片:2011年是《钢的琴》,2012年是《万箭穿心》,今年则是《美姐》和《大明劫》。《美姐》是导演郝杰在成名作《光棍儿》之后再次聚焦山西农村,既对民间戏曲二人台进行了原汁原味的表现,又关注了农村社会的情爱婚恋,有土得掉渣的真实,也不乏观赏趣味。《大明劫》则是《万箭穿心》导演王竞的历史题材尝试,在玩世不恭的古装戏充斥荧屏银幕的当下,延续了严肃史剧的传统,虽然呈现略显捉襟见肘,但不乏诚意与思考。

        当然,一如既往,这两部作品的票房成绩都不理想。事实上,如何在赢得口碑的同时赢得市场,是国内小众制作的普遍难题。在这种情况下,相较于个别佳作的出彩,够得上影坛大事的,莫过于后窗放映的应运而生。

        得名于西祠胡同论坛上知名版面“后窗看电影”,后窗放映在几位“迷影人”的热情下组织起来。这项活动挑选了一些在影迷中声名在外,但在电影院里难得一见的国产小众影片,在全国范围内巡回放映。其中既有《超越那一天》《记忆望着我》等首次放映的新作,也有《我们天上见》《万箭穿心》等已上过院线的口碑佳片。最重要的是,这项活动不是靠热情组织几场校园或者咖啡馆内的教学观影而已。它的放映都选择在城市核心影院售票公映,一年不到已经在全国17个城市40多家影院放映了近千场。而年底的《千锤百炼》更是计划在全国超过300家影院同期上映。中国影迷们一直以来期待的艺术院线,通过后窗放映的努力,部分得到了实现。

        这意味着国产小众电影终于从半地下纯艺术的状态,开始产业合作的尝试。从美国的经验来看,独立制作和电影产业从来不是一件矛盾的事情,它完全可以作为产业的一部分:一方面独立电影人描摹出有别于类型标准的异色,在主流商业片之外,给观众更多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独立制作也在为产业生存造血。北美最知名的独立影展圣丹斯已成为电影工业的选秀大会,大片商和投资人不仅可以从中淘出具有潜质的成片,更可能挖掘到电影天才的璞玉。诺兰、昆汀这些影星,都曾在圣丹斯走上一遭。所以,与其埋怨市场芜杂,不如切实行动起来。西方有这样的谚语:“打不过就加入”,既然大盘欣欣向荣,干吗把空间都留给烂片?先努力融入,即便不能改变时局,也能让小众佳作不致埋没在早场的三日鲜。

        坦率地讲,从后窗放映,到真正的艺术院线,过程还很漫长。不管这一步是阿姆斯特朗那样影响深远的历史改变,还只是几个“迷影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试水,对观众而言,吃惯了大鱼大肉,品尝一下独门料理,何乐而不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