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谱写古老传奇的新篇章

    张秀艳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30日   14 版)
    歌剧《白蛇传》剧照

        白蛇传的故事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一直是曲艺、戏曲、影视创作和演出经久不衰的题材。然而,用歌剧的形式演绎这一古老传说的做法并不多见。由中西方团队合作制作的歌剧《白蛇传》进行了一次大胆实验,也进行了一次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胆尝试。该剧由中方团队与波士顿歌剧院共同制作,主创人员中外各半。用西方视角演绎中国传奇故事、国际化的团队、精良的制作,是这部作品的三大看点。

        西方观众对歌剧《白蛇传》的故事情节并不陌生,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和亨策的芭蕾舞剧《昂丁》以及迪士尼的音乐剧《小美人鱼》都与其有相似之处。观众对于这部作品的歌剧元素也很熟悉,例如由合唱来参与情节的发展,承担评点人物和故事的作用。其中四首无伴奏童声合唱颇具意味,它们分别作为四幕中每一幕的引序(同时也是幕间曲),用英文咏唱中国唐宋诗人李白、柳宗元、苏轼的名篇,以体现时空的变化。这种形式在传统西洋歌剧中从未见过,编创人员并非仅仅为了创造新的结构形式,显然是在隐喻一种超越文化、超越时空的人文精神。同时,这一完美的结构形式显示了创作者精湛的专业技巧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堪称神来之笔。

        歌剧《白蛇传》的音乐是由华人作曲家周龙制作的。周龙2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国际乐坛,其作品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新“文人音乐”风格。周龙在谈到该剧的音乐创作时多次强调,在西方音乐形式中融入中国音乐元素是他创作的一贯追求。在中国与西方的歌剧音乐中,时常运用某些特色乐器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歌剧《白蛇传》也运用了这种手法,例如在交响乐队编制中分别用笛子、二胡、埙分别代表白蛇、许仙和青蛇的音乐形象。京剧中的打击乐器组(单皮、锣、钹、小锣)在乐队音乐和人物形象塑造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第二幕,中国戏曲打击乐节奏的贯穿具有独特的表现意义。周龙运用中国音乐元素的手法是极其巧妙的,并没有直接套用戏曲和民间音乐的曲调,除了声乐中的吟唱和似说似唱的诵唱中带有戏曲唱腔和韵白的鲜明印记之外,很难听到某种源于民间音乐的曲调。尽管整部歌剧始终都有中国传统音乐五声调式的痕迹,但都被西方现代音乐的各种“语汇”所稀释。在该剧的音乐中,节奏与和声同样复杂,没有清晰的和声终止和段落终止,音乐自始至终不停向前发展,连绵不断,乐队音响丰富多彩、表达细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