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南林大的碧水青山梦

    郑晋鸣 唐 萍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26日   06 版)

        “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这是南京林业大学前身——中央大学森林系主任梁希一生的铮铮誓言,也是南林大百年来不懈追求的使命。

        梁希,我国首任林垦部部长,林学家、教育家。诚如南林大党委书记封超年所言:“梁老为南林大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他的精神更是南林大的宝贵财富,始终润泽支撑着南林大师生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不辱使命。”

        1946年元旦,梁希为中央大学森林系系刊《林钟》写复刊词时提出:“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面对当时林业凋敝的现状,梁希痛心疾首,这既是他为林业发展立下的誓言,也是他执着前行的精神写照!

        翻开南林大的校史,有我国首位实现猕猴桃野生变家生桃的朱鸿云教授、鸟类专家周世锷教授、桂花世界登录权威的向其柏教授、竹类专家周芳纯教授……他们虽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却有惊人的相似点:为了碧水青山的梦想,执着追求,矢志不渝。

        梁希的学生、如今已90岁高龄的程芝教授回忆:“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宣布恩师为林垦部部长时,他怎么也不肯接受,并给总理递了张条子:‘才力不堪胜任,仍以回南京教书为宜。’总理看了,回复道:‘为人民服务,当仁不让。’随后,恩师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向总理表示: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

        封超年认为,什么是林业?在梁老看来,林业就是奉献。

        这不禁让人想起多日前记者在沭阳一家木材加工厂见到的场景:10多个人围着一大块木板,分头加工,满头满脸都是木屑,谈话间,才知道这些“工人”全是南林大教授,他们已经在沭阳指导当地农民种植杨树,加工木材整整两年。

        王明庥是在南林大成长起来的院士。20世纪60年代,在大丰、东台等苏北地区看到“冬天风起、飞沙遮天,春天雨后、碱花连片”的场景后,王明庥下决心要植杨树造林、改善苏北生态环境。数十年的风餐露宿,王明庥带领的团队终于打破“杨树只能在北方种植”的传统,研制出一批具有速生、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的杨树品种。如今杨树已成为苏北绿色支柱产业。

        1951年,梁希告诫学子:“新中国的林人同时是新中国的艺人。”这一谆谆教诲始终响彻在南林大人的心中。

        方升佐教授把成果带到贵州,在喀斯特地貌上恢复植被;胡海波教授把技术送到海边,在盐碱地上栽培树木;张金池教授让废弃的矿坑绿树成荫……南林大人就是一个个“艺人”,“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美丽中国的建设,林业高校又该有怎样的责任担当?这是南林大在新时期的又一张考卷。“今天的南林大就是要为美丽中国建设多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高新技术、高素质的建设者。”校长曹福亮字句铿锵。

        近年来,南林大承担国家“973”“863”项目和部、省重点项目累计7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250余项。通过鉴定、批准的科研成果及专利600余项。(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唐 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