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国家大剧院走过六年

    顶级艺术殿堂 始终植根人民

    董 城 郭 超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24日   05 版)
    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艺术节”上,来自俄罗斯的艺术家们在国家大剧院表演民族歌舞。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12月22日,是国家大剧院六周年暨“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如约举办的日子。当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半,19场剧场演出、11场艺术讲座及交流活动、6大展览、50余场空间演出和活动等集中上演,万余名首都各界观众共赴艺术之约,分享艺术魅力。

     

        六年来,国家大剧院实现了“大剧院制作”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也让中国在世界艺术版图上绘下属于自己的精彩。

     

    一年一度,观众人人都是主角

     

        22日早上八点多,国家大剧院北门早早热闹起来,不少观众已提前到达。

     

        “今天是大剧院的好日子,也是我们的节日。几年来,大剧院陪我们一起感受艺术的快乐,每年公众开放日更是精彩不断,大伙儿都惦记着呢!”看演出的付大爷对记者说。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大剧院、了解大剧院、体验大剧院,今年,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艺术节”通过首都文明办、北京市总工会、市卫生局、市社工委、市教委以及艺术机构、大剧院歌剧基地校等各种社会渠道,将上万余张开放日观摩票送到首都英雄模范、道德楷模、医护人员、司机等社会各界群众的手中。

     

        当天,大剧院歌剧电影《纳布科》《假面舞会》首次展映,在主持人白岩松的导赏下,近千名观众在歌剧院一睹歌剧电影的“芳容”。先进的视频技术和多通道环绕声效果,最大限度呈现出剧场观看歌剧的原汁原味。

     

        记者发现,新媒体的应用为活动现场增色不少。不少观众用手机“导航”,参与大剧院微信互动,享受定点导览、预览节目单等温馨服务。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大剧院微博粉丝90多万,微信粉丝约2万。通过线上点对点交流,希望给大家提供更精准更便捷的服务,刷新艺术体验。”在国家大剧院一隅,还有专门为喜欢“淘”的朋友准备的古典音乐“跳蚤市场”。“让更多的人走进大剧院、了解大剧院、享用大剧院,是国家大剧院一直秉承的理念。”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公众开放日艺术节”要全力营造“观众人人都是主角”的氛围。

     

    延续精彩,舞台精品打包奉送观众

     

        国家大剧院院长助理李志祥向记者介绍,备受瞩目的“公众开放日艺术节”过后,精彩仍将在国家大剧院延续。国家大剧院建院六周年一系列庆祝活动还包括话剧《王府井》、歌剧《卡门》、世界歌剧经典音乐会、六周年院庆音乐会、迎钟声新年音乐会等,精彩纷呈。

     

        其中,国家大剧院经典原创大戏《王府井》正在热演,此轮演出“经典版”与“明星版”混搭,将连演13场。第四轮上演的经典院藏剧目《卡门》,将吸引活跃在大都会、斯卡拉、莫斯科大剧院等顶级歌剧舞台的国际一线歌唱家,同莫华伦、张峰、袁晨野等国内优秀艺术家联袂演出。12月24日、25日,著名指挥家俞峰领衔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与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每年一度的歌剧庆典“世界歌剧经典音乐会”中,带来《游吟诗人》《阿依达》《茶花女》《唐豪塞》《女武神》等五部名剧的经典唱段,著名歌唱家么红、王威、李晶晶等加盟。12月26日的国家大剧院院庆音乐会,则由著名指挥大师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出贝多芬两部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钢琴、大提琴协奏曲》及《第六交响曲“田园”》。

     

        同期亮相的,还有国家大剧院迎钟声新年音乐会、2014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俄罗斯圣彼得堡芭蕾舞剧院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西班牙国宝级弗拉明戈大师安东尼奥·加德斯三部经典《血婚》《集萃》《卡门》等。

     

        明年新春,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依然精彩闪耀,将有近200场精心策划的高水准艺术演出与观众见面。其中,大剧院制作的首部小剧场话剧、易卜生经典之作《玩偶之家》,由曹颖、王斑担任主演,向该剧在中国首演百年致敬。

     

    六载春秋,持续释放艺术正能量

     

        据介绍,过去的六年间,国家大剧院累计举办商业演出5070场,观众约561.1万人次;迎来中外艺术团体544家、艺术家17.7万人次。大剧院已经形成了新春、夏季、秋季演出季的全年演出设计,并打造“歌剧节”“舞蹈节”“中国交响乐之春”“五月音乐节”“漫步经典音乐会”等多个深受公众喜爱的演出品牌。

     

        短短六年,国家大剧院已经成为世界表演艺术领域继欧美之后的重要“一极”;短短六年,国家大剧院已被锻造成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能力最活跃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短短六年,国家大剧院已成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地标,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说,国家大剧院的成功,源于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办院宗旨下,确立了准确的功能定位、先进的运作模式、科学的发展战略、高效的管理体系。

     

        站在新的起点上,大剧院将走向何方?

     

        陈平说,到2016年底,国家大剧院自制出品的歌剧将达到50部、年上演歌剧150场;到2022年底,国家大剧院自制出品的歌剧将达到100部、年上演歌剧要达到200场;合唱队、乐队、舞美、哑剧、少儿合唱团、主创、演员等相关专业人员达到800人;10年后,形成具有国家大剧院品牌和传统的、拥有世界影响力的歌剧艺术节。

     

        (本报北京12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董 城 郭 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