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稳”“进”“改”三个字是辩证的关系,这不用过多解释。但是,“稳”什么,“进”什么,“改”什么呢?这三个问题未必每个人都清楚。今后的经济工作,怎么“稳”,怎么“进”,怎么“改”,能不能理出一条主线呢?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外发布的文稿中,在论述“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之后,在论述宏观调控和六大任务之前,有这么一个单独的段落值得注意:“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这种提法就像“留得住乡愁”的提法一样,令人耳目一新,让人愿意做更多的阐释。
不用说,每个提法都是有针对性的,说“不会带来后遗症”,那肯定是以前的发展方式有了后遗症。什么后遗症呢?一味发展经济带来了雾霾天;过度投资积压了地方债,保护了落后产能;造城运动填了湖、平了山,留下了“鬼城”……凡此种种,能列举出很多。但现如今,有了“先污染,后治理”绕弯路的教训,我们就要在发展的道路上对症下药,避免出现后遗症,要追求“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不带来后遗症,产能过剩必须要化解。落后产能,既无经济效益,又拖创新发展的后腿,实在没有多大用处。“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不折不扣”显示出了根治后遗症的决心。要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该死的就让它去死,地方政府别想着救。
同时,会议再次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实际上,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也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在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政府要做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等工作。创造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使发明者、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
不带来后遗症,地方过度投资和债务风险必须解决。接下来,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短期应对,长期制度,需要双管齐下。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各省市要对本地区债务负责,谁家的孩子谁来养。
而且,当前的形势是,资本涌入市场,并没有让资金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陷入了货币空转的窘境。所以,接下来重要的工作是盘活存量,不能让通货膨胀预期继续增加。
不带来后遗症,还要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各项改善民生的工作。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
不带来后遗症,生态问题必须重视起来。政府要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惩重罚。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加强源头治理,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不带来后遗症,农业要转变发展方式;不带来后遗症,外贸上要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带来后遗症,要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当然,肯定有人会担忧:化解产能、控制债务等一系列严防后遗症的措施下来,会不会造成“总需求下降”的后遗症呢?其实,这一点中央早有考虑。首先,过度投资、落后产能带来的总需求“旺盛”其实是饮鸩止渴,其后遗症迁延难治。其次,为了根治总需求下降这个痼疾,就要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扩大消费政策也在持续加力。
此外,必须强调的是,所谓“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在重视不带来后遗症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速度”这个关键词。换句话说,没有速度,其实也是一种后遗症。没有了基本的速度保障,包括就业在内的很多问题就会出现。
总之,根治后遗症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想明白、弄清楚。弄明白了怎么才能“不会带来后遗症”,怎么“稳”、怎么“进”、怎么“改”,也就不言自明,关键是不能再拖延。(新闻观察员 陈 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