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文艺观潮

    百花齐放新意多

    ——2013年电视剧盘点

    韩业庭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23日   14 版)
    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剧照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下,2013年的电视荧屏没有出现题材扎堆的乱象,宫斗热、家斗热、谍战热逐渐趋于理智,简单模仿、粗制滥造之风得到了一定程度地遏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家庭伦理题材、抗战题材以及古装剧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和创新。

     

    革命历史题材敢于反思历史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被公认为“不好拍,难好看”。现实中,人物脸谱化、说教味太浓确实是这类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通病。2013年以《寻路》《陈云》《聂荣臻》《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却努力尝试创新。

     

        《寻路》讲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遵义会议召开这段历史时期,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和挫折中寻求中国革命发展之路的艰难历程。此剧的亮点不在于战争场面有多激烈,也不在于故事有多少悬念,而在于引导人们从历史的高度甚至哲学的高度去反思革命历史,给人以深刻的教育与启示。正是由于该剧的“历史反思性”,使得剧中的历史人物比过去更接近“真相”。比如,朱德军事上的才能不容置疑,但由于性格原因,战略失误较多,陈毅也是“喝洋墨水”的,当时同毛泽东也是有分歧的,最终,通过事实让他更加认可毛泽东指挥的正确。

     

        《陈云》《聂荣臻》《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传记片则对这些历史伟人进行了全方位的表现——从出生到青少年到中年再到晚年。这些电视剧一方面再现了伟人们的成长轨迹,具有一定的揭秘性,增强了电视剧的观赏性;另一方面“以人话史”,也有重新梳理历史的功用。通过聂荣臻,观众重温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历程,通过陈云,观众回顾了改革开放的激荡岁月,通过毛泽东,观众再次走进建国大业的那段历史。

     

        总之,2013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多了一些客观,少了一些夸张,多了一些反思,少了一些粉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这种转变,一方面说明电视剧创作人员的成熟,另一方面更说明我们党执政64年后的自信与自醒。

     

    古装剧投资进入亿元时代

     

        2013年的古装剧进入了大制作时代。《楚汉传奇》《花木兰传奇》《赵氏孤儿案》《精忠岳飞》《大秦帝国之纵横》等古装剧,体量上少则四五十集,多则七八十集,投资动辄一两亿元。大投资使得这些剧在制作水平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些作品大都能以历史正剧的姿态从“大历史”的角度去叙事,在文化品位和美学品格上,各有独到之处,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近年来古装“雷剧”横行的局面。不过,在收获良好口碑的同时,在收视率上这些剧却表现平平,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与此相反,《隋唐演义》《唐朝浪漫英雄》《陆贞传奇》《新洛神》等古装青春偶像题材却大受欢迎。比如由新人赵丽颖主演的《陆贞传奇》大胜由陈道明主演的《楚汉传奇》,收视率一度夺冠。业内人士分析,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现在的电视剧观众已经年轻化了,传统的审美不能给他们带来新鲜感,因此,这给传统的电视剧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或许正是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口味,2013年先后重拍的古装武侠题材《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无一例外都走青春偶像路线,剧情结构也进行了大量修改。不过,这也引来了不尊重原著、肆意解构经典的批评。

     

    都市家庭题材继续领跑收视

     

        在数量上,当代都市题材已连续多年居电视剧各题材之首,今年也不例外,这是当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在电视荧屏上的反映。《小儿难养》《宝贝》《辣妈正传》《小爸爸》等聚焦“80后”一代的育儿问题,表现了初为人父、人母的“80后”,在育儿问题上的纠结、彷徨以及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和父辈们的差异。《老有所依》第一次把目光对准都市养老话题。这些电视剧不仅是对当下都市家庭生活的直视,也是对计划生育问题、独生子女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反思。

     

        《二叔》《正阳门下》讲述了在社会进步和家庭变革中的个体成长。《有你才幸福》揭示了金钱拜物思想对亲情和人伦的伤害以及丧偶老人的孤独无依。《门第》展示了只有在婚姻的博弈中互相体谅,互相关怀,携手走出“门第”差异,才能收获幸福的道理。《亲情保卫战》表达了“打破冷漠壁垒,保卫亲情”的主题。《盛夏晚晴天》《非缘勿扰》《咱们结婚吧》则聚焦都市中的“剩男”“剩女”“不婚族”,揭示了都市白领在婚恋上的困境。上述电视剧,关注点不同,内容各异,反映了都市中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说明了都市家庭题材剧创作视野的开阔。

     

        《全家福》和《劝和小组》与上述都市家庭剧有所不同。《全家福》通过北京城里三户人家60年里的风风雨雨,折射出中国六十多年来的社会变迁与进步,表现了老百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走向幸福之路的曲折历程,表面写“家”,实则写“国”,全剧透露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劝和小组》通过讲述由几个普通居民组成的“劝和小组”帮助其他居民走出困境的故事,阐述了“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的传统理念。

     

        不仅数量上多于其他题材,收视率上,今年的都市家庭题材整体上也比其他题材更受观众欢迎。这或许因为都市家庭题材跟老百姓的生活最贴近,是最“接地气”的电视剧类型。

     

    抗战题材尝试角度创新

     

        抗战题材一直是电视剧荧屏上的宠儿。不过,2013年的抗战题材剧,鲜有像《亮剑》一样正面讲述抗战故事的,而是尝试在叙述角度上进行创新。

     

        《战火大金脉》讲述了财经战线上的抗战故事,《穿越烽火线》带观众走进抗战中的八路军保育院,《向着胜利前进》《江湖正道》写土匪抗战,《打狗棍》写乞丐抗战。相比之下,写敌后抗战的《零炮楼》和讲述晋察冀老百姓抗战故事的《我的故乡晋察冀》显得比较传统。

     

        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抗战题材剧打着“创新”旗号,肆意歪曲抗战历史,盲目追求猎奇元素,在观众中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谍战剧在2013年终于降温,只有《枪花》《射天狼》《风影》《火线三兄弟》等几部,且质量平平,《潜伏》所制造的谍战剧的高峰恐怕一时很难超越。

     

    民族、军旅题材优秀作品还显太少

     

        民族题材方面,分别讲述西藏和新疆故事的《西藏秘密》和《阿娜尔汗》是其中的代表,它们真实反映了民族生活,歌颂了民族团结,并在央视播出,颇受好评,但这并未改变民族题材电视剧太少的局面。

     

        大胆启用新人并融入不少商业元素的当代军旅题材剧《特种兵之火凤凰》,为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取得了收视和口碑的双赢,为主旋律影视剧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与前几年的军旅题材创作相比,今年整体水平下行的趋势显而易见,如何让军旅题材重振雄风也给艺术创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