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记者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应邀出席了在喀布尔举办的有关阿富汗问题地区合作的国际研讨会。2011年5月2日,记者曾访问过阿富汗,恰好是本·拉登毙命的当天。今天的阿富汗有了很多新变化。
记得第一次来阿富汗,在首都喀布尔机场一下飞机,就看到荷枪实弹的美军士兵,在喀布尔大街上,美军装甲运兵车、坦克车滚滚前行,警察要行人和车辆给美军车队让路的场面屡见不鲜。而如今的喀布尔机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经过装修的机场焕然一新,来自欧洲、中东和美国、印度的航班繁多,航空港忙忙碌碌。最令记者惊奇的是,大街上隆隆的北约车队轰鸣声听不到了,威风八面的美国大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身着灰绿色军装、头戴法国船形帽的阿富汗国民军士兵和警察。
此次再访喀布尔,我们的心情大不一样。虽然会议主办方要求东道主给予所有参会者特别安保,但实际上并不完全需要。从机场到参会者下榻的市区珍珠洲际酒店大约有30公里的距离,整个车队并没有碰上什么不安全“状况”,自然也用不着安排特别安保,车上所有的参会来宾并没有什么不安全感。当来宾们在宾馆接受检查,警察问车上有没有炸弹时,弄得各位参会代表哄堂大笑。
再到喀布尔,看到大片的6层楼房平地而起,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这是喀布尔回归和平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随行的当地向导告诉记者,最近两年来,喀布尔每年都有大量楼房拔地而起,喀布尔人在街头睡帐篷的历史很快就要过去,战争正在逐渐远去。记者在街上望去,马路上车来人往,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写有英文和波斯文标志的婚纱商店生意兴隆,这个饱经战争磨难的国家已现出生机。
在会议进行的第二天晚上,我们被东道主邀请到一家意大利餐厅就餐,餐厅内装饰富丽堂皇,充满欧陆风情,使我们感到经过战争摧残的喀布尔市区仍有世外桃源。据餐厅员工介绍,阿富汗虽然是伊斯兰国家,但这家意大利餐厅却获准可以供应啤酒和红酒,以满足当地外国人的需求,以至于许多生活在喀布尔的外国人经常在周末光顾这里。
阿富汗妇女的装束与巴基斯坦完全不同,虽然也有蒙面女子,但多数妇女的装束更像中国的维吾尔族。她们都将长发高高盘起来,用美丽的头巾盖住,显得雍容华贵,许多妇女都穿高筒皮靴,显示出高雅的气质和中亚的文化风情。在喀布尔街上,妇女上街购物十分平常,而在巴基斯坦北部的一些城市,几乎很少能见到妇女上街购物。
阿富汗前副外长鲁丁说,阿富汗正在走向进步。中国是阿富汗人民最尊贵的朋友。最近几年,阿富汗与中国缔结了战略合作伙伴协定,中国投资和援助是阿富汗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柱和有力保证,在阿富汗,几乎所有的日用消费品都来自中国,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在阿富汗很有市场。阿富汗人民向往中国、热爱中国、感激中国,中国在阿富汗的投资为阿人民创造了就业,增加了阿富汗政府的财政收入。
记者参会期间所住的酒店是阿富汗最大的酒店,其富丽堂皇程度完全可以与巴基斯坦五星级饭店相媲美,当然硬件设施仍需要加强。重访喀布尔,记者看到,阿富汗在前进,阿富汗人民在进步。
(本报伊斯兰堡12月20日电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 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