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许奎:九年破案近两千起

    周洪双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20日   03 版)

        今年6月,湖北省武汉市区某旅社发现一具女尸。旅社没有登记信息,也没有视频监控,唯一能确认的是她与一名男子曾于5月下旬入住,但该男子已不知所踪。

     

        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便衣警察中队中队长许奎来到现场,在凌乱不堪的房间内,他找到一张购物小票,使案件有了转机。

     

        这张小票记录的购物地点有视频监控,许奎调出录像,很快便锁定了嫌疑人。然而,当嫌疑人再次从一个公交车站的监控视频中消失时,线索中断了。

     

        在大家一筹莫展时,许奎灵机一动,将公交车站前后两个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放在一起比对、分析。他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辆车进入两个摄像头拍摄范围的时间最多相差4秒,若超过这个时间,则表明这辆车停过,嫌疑人就有可能上了此车。通过这个办法,许奎最终锁定了嫌疑人的藏身之地并将其一举抓获。

     

        为什么许奎能发现那些被别人忽视的东西?他说:“要善于摸索犯罪行为的各种‘道道’,善于总结和创新工作方法。”

     

        许奎对新事物、新科技尤其是互联网保持着强烈的学习兴趣,被同事称为“网络达人”。在工作中,他不断总结和创新方法,将QQ聊天、视频侦查、网络搜索等信息工具运用于破案实践,屡破大案。

     

        2009年3月起,武汉市接连发生多起通过匿名信敲诈勒索党政机关领导和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的案件。许奎通过比对开户、寄信、取款等相关信息发现,多起案件系同一人所为,而其登记信息均是虚假的。

     

        许奎迅速调整侦破方向,开始追查嫌疑人在互联网上的痕迹。终于,他在某论坛上发现了嫌疑人留下的手机号码,进而发现他曾使用该号码在某论坛发布过征婚启事,并留下了QQ号码。许奎伪装成一名女性与其网上聊天,并通过视频对话确认了对方正是犯罪嫌疑人。2009年4月30日,犯罪嫌疑人落网,包括17起敲诈勒索的系列案件一举告破。

     

        参警9年来,许奎已参与侦破各类案件197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710余名,并且实现了执法零投诉、办案零过错。说起破案秘诀,许奎总结道:“大数据时代,所有的社会信息都是我们的信息源,善用信息,犯罪分子就插翅难逃。”(本报记者 周洪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