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专家学者评论·姜奇平专栏

    信息化中的“测不准”

    作者:姜奇平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9日 02版)

        七年前,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信息化不等式:能力≠应用≠有效》。作者指出,在信息化发展中,能力建设的水平不等于应用水平,信息能力被应用的程度不等于产生实际的效果。这些观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首先需要测得准信息化水平。信息化不等式则好比信息化测评中的一个“测不准”定理。当我们把测评的聚焦点对准就绪水平或能力建设时,往往测不准应用的水平;而当我们对准应用水平进行测度时,又往往测不准实际效果。多年来,这一直是信息化测评的老大难问题。

        就前一个“测不准”来说,在信息化准备就绪度测评中,容易存在两种问题,一种问题是,人们往往选取投入类的指标代表水平的高低。例如电脑投入多少,网络投入多少,硬件投入多少,软件投入多少。这样测的好处是客观,容易比较。缺点是,投入越多,得分越高。浪费和攀比造成的无效投入,也都被计入成绩,造成误导。有些问题,从数字中就可以直接发现,例如,软硬件与维护投入不成比例,技术的先进性与人力投入不相匹配,都会造成投入的效果打折,但如果水平评价只看投入的钱数,这些问题就会被掩盖。

        另一种问题是,由投入形成的能力,无论是否被应用,都会计入信息化水平。一些地方、企业的CIO(首席信息官)为了追求表面成绩,会做出反常之举。例如,第一年得分低了,第二年什么不重要投入什么,而不是什么重要投入什么。因为第一年投入的都是业务上最需要的,得分较高,向上拉分的“潜力”已经不大;而业务上不太需要的项目投入较少,成了测评的短板,但向上提分的“潜力”较大。为了把分提上去,第二年就什么不重要投什么,分虽然拉上去了,但对业务的帮助很小。

        对于这样的“测不准”,最好的改进方法,就是把投入与业务需求联系起来。宝钢最早改变了信息化的投入方法,由业务部门参与投入决策,有效制止了盲目投入。借鉴这样的思路,在信息化测评中,加入业务应用的指标,并对业务重要性进行权重评价,有助于在理性投入基准上测准信息化水平。

        后一个“测不准”,涉及对信息化的实际效果的评价问题。

        应用普及率、覆盖率,只是信息化水平的一个方面。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还需要与效果评价结合起来。

        效果好不好,首先要由用户说了算。如果应用只是从服务提供者角度说的,效果往往成了信息化系统让服务提供者自己舒服不舒服,满意不满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服务提供者满意度高的,往往是被服务者满意度低的。信息化要取得实效,首先是让最终用户满意,因此评价指标必须优先考虑用户需求评价。

        效果好不好,还与信息化的效果处于什么层面有关。应用层面的改进,给企业带来的效果往往是用变而非体变;深化到机制、体制层面的改进,则可以带来转型的效果;信息化的全局和战略层面的效果,体现在最高层。例如,评价企业信息化,评的顶多是CIO层面的指标;而评价信息化企业,必须上升到CEO层,将信息化融入企业核心价值、企业战略来评价。

        信息化评价的“光圈”聚焦在不同的点上,能测准的对象的侧面与层面就不同。测什么,才能得到什么;测得到,管理才够得着。提高信息化测评水平,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必要保障,也是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基础性要求。

        “信息化不等式”来自信息化实践,是对信息化建设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信息化发展中应用导向、用户导向原则的体现。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企业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加强信息化测评的理论研究,突破信息化中的“测不准”,把信息化的价值全面显现出来,将不易观测的信息化置于可见从而可管状态之下,对于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