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在12月5日举行的全国政协第四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指出,科技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乃至保障国家安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支持转方式、调结构的成效也很明显,但总的看,我国离科技强国、创新强国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当日的座谈会上,十多位政协委员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建言献策。
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快原创能力的积累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健全稳定支持基础研究新机制”是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今年重点调研题目之一。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程津培结合调研成果在座谈会上指出,跟踪模仿可以节省不直接产生效益的基础研究投入,以较低研发成本求得较快发展。但我国现在所处的外部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跟踪模式即将走进死胡同。要特别重视基础研究这个关键性因素。创新驱动必须依靠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齐让指出,我国2012年的科技投入中基础研究占4.8%,应用研究11.3%,事业发展83.9%。他说:“我们的投入偏下游,真正的基础研究少。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这样到2020年可能到10%以上。”
“对企业主体的推动,不一定多给,一定要想办法少取,”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寿子琪说,“我们现在做很多事情往往喜欢推动,政府现在都变成了‘推土机’,我们能否做一个‘牵引车’?实际上有时候前面有墙,我们再推人家,这个效益是不高的。”
营造创新环境,让原始创新脱颖而出
“国家战略是鼓励创新的,但到具体部门、具体政策中,却让原始创新不时碰到一道道关卡。”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主任马大龙举例说,每个科研项目都要求非常详细的立项依据,而真正原始创新的立项依据很难找;课题有量化的结题指标,每项课题最后一定要列出发表多少论文;每一次课题结题都不准失败,这也不符合原始创新规律。据此,他建议对现有具体政策进行梳理,找出这些政策中不利于鼓励原始创新的问题,让真正的原始创新能够脱颖而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高瑞平说:“我们是允许失败的,但你要把失败的路数说出来,给后人有一个研究借鉴作用。但现在也没有人提,科学家也不愿意提,说明环境的容忍度还不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强说,我们对标准的认识还停留在“企标低于行标、行标低于国标、国标低于国际标准”的水平上。新制定标准往往是满足现状的低标准,而不是用先进的标准来引领、指导发展,结果使能够达到高标准的单位放弃执行高标准而跟着执行低标准。需要打破以“做不到”来维持只达到低标准的状态,促进企业升级改造,努力达到高标准的要求。他建议推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思想火花,形成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强化项目管理,让科研人员潜心搞研究
让科技人员多一点精力搞研究,是近几年科技界委员多次呼吁的。同样,这也是本次座谈会上热议的话题。
全国政协常委、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田中群说:“本来搞科研是人对事的关系,现在科研人员却要花不少时间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这个情况如果不改变会有很大麻烦。”
齐让表示,现在政府科研经费分配的计划口袋太多,从项目申报、评审、评估到审报、奖励、验收要花费大量精力,科研人员用于直接研究的时间太少。我们应该认识到,时间和经费同等重要,对人力资源的不看重也是一种浪费,这涉及评价导向的问题,要从管理中要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副所长张德兴通过交流发现,研究人员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争取科研资源,这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而且影响了学术氛围,破坏了科学规范,抑制了科学创新。他说:“搞科研需要时间、需要激情,否则怎么有足够的原始创新?”他建议国家设立国家基础人才稳定支持专项基金,按照有条件稳定支持,有目标选择对象,长期稳定宽松的氛围和严格的阶段性的考核相结合,用信任赢得时间,用信誉保障成效,支持一大批优秀科学家进行原创性、前瞻性的研究,提升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本报记者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