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光明述评

    从GDP比赛中解放出来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述评之二

    刘文嘉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16日   01 版)

        把握稳与改的辩证法、保持静与动的大平衡,“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的发展方法论。这是未来一年经济工作的部署,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操作指南”,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基调。

        将“增长”等同于“发展”,将GDP的叠高等同于幸福指数的上升,这是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始终未摆脱的魅影。以往一些地方“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资源利用的涸泽而渔,而且带来了一些吊诡的现象:一面是过剩的产能,一面是大量消耗的资源;一面是不断膨胀的地方债务,一面是如火如荼的基建投资。在对这种数字泡沫的追求中,城市常见大拆大建、农村盲目卖地上楼、金融风险时有发生、文化遗产屡遭破坏,地方干部的选拔和考核常被异化为“以GDP论英雄”。

        发展是硬道理,但唯GDP发展没道理。今年6月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随后,这个精神通过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而成为地方选人用人的标准。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以及“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由此可见,落实科学发展观、矫正“唯GDP论”,已经成为一项“拳拳到肉”的改革。

        这当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增速放缓的压力。“放缓”本身,是给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空间,给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低速转弯的可能。而理解和承受这种“放缓”,则是对中国经济进程的辩证观察,是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理性抉择。事实上,中国经济仍然运行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增长7.7%、第二季度增长7.5%。与之参照,美国的增速分别是1.1%和1.7%,日本则分别是3.8%和2.6%,欧元区则同比萎缩1.1%和0.7%。中国宏观经济态势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基础。

        我们可以从更具体的角度来理解“无后遗症的速度”之深意。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在京召开,确定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策思路。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象征,城镇化的成果是经济发展成就的重要组成,同样,城镇化的弊端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同构的。“唯GDP论”下的城镇化重量不重质,使得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和碳排放高、环境容量和质量受到破坏、开发强度过大,“空城计”屡屡上演。这放大了户籍壁垒的制度缺陷,暗藏了土地财政的隐性风险,引发了难以控制的地产开发,割裂了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使得中国城镇化高速推进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精神中可以看到,城镇化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扩大内需”的实用性政策。从世界历史来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进程,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民族发展的角度看,城镇化是塑造中国未来面貌的重大战略,其成果当然包括GDP的增长,但与之同样重要的,还有人文的化育、生态的和谐、基本公共服务的扩容、社会伦理生活的融洽。什么时候GDP的增长能与这些标准兼容,什么时候城镇化能真正做到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人的城镇化”才能够达成,其后遗症的风险才会被减到最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首先从GDP比赛中解放出来吧。(本报记者 刘文嘉)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专题报道见9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