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嫦娥三号怀抱“玉兔”号月球车,启动落月征程。
19时左右,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飞控大厅灯明如昼,所有岗位人员都紧紧地盯着嫦娥三号任务状态监视页面。
在这个曾创造4次无人飞船试验、5次载人航天飞行、3次交会对接、两次绕月飞行等奇迹的中国航天飞控中枢,一个崭新的传奇即将开启:嫦娥携玉兔,翩翩落广寒。中国人的“手”即将第一次与月球亲密接触。
“5分钟准备!”20时54分左右,飞控大厅总调度张锴的声音拉近了中华儿女“触摸”月球的梦想。
这个梦想,曾历时千载却遥不可及,因为它是上古神话里的一个美丽传说。
这个梦想,曾照亮我们探索的步履,从嫦娥一号绕月到嫦娥三号落月,我们用了6年的时光。
这个梦想,在此刻,我们终于触手可及!
“发动机开机,动力下降开始!”总调度张锴的声音打破了飞控大厅的宁静,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了大厅正中的巨幅液晶显示屏。
此刻,在38万公里外距月面15公里高度的环月轨道上,怀抱“玉兔”的嫦娥“三姑娘”,正拖着橘红色的火焰尾翼,翩然起舞,飞速降落。漆黑的苍茫宇宙间,她如同一个孤独的行者,飞速奔向自己的梦想家园。
10秒、20秒、50秒……随着点火时长的不断增加,月球越来越近,嫦娥三号的飞行速度也逐渐降低。约5分钟后,坐在大厅第二排遥控发令岗位上的北京中心工程师于天一活动了一下手指,为即将手动发送降落相机打开指令做好准备。这双被称作“金手指”的手,曾牵引神舟会天宫,领航嫦娥绕月行。他发送过成千上万条关键指令,无一差错。
“长城报告,降落相机开机!”听到这声报告,于天一长舒了一口气。据北京中心专家介绍,打开降落相机就如同嫦娥三号睁开眼睛,为后续避障着陆提供了安全保障。
此刻,嫦娥三号已降落至距月面约3公里的高度,由主减速段成功进入快速调整段。在仅有的20秒快速调整段内,嫦娥三号需要不断调整身姿,尽量让自己的“腿”向着垂直月面的方向变化。
“转接近下降模式!”嫦娥三号开始了粗避障的征程。在这阶段降落过程中,北京中心将对嫦娥三号光学成像敏感器传回的月面图片信息进行精确的地形重构和恢复,以检测出直径大于1米的石块或坑,确定安全着陆区。
飞控大厅里,大家紧盯着大屏幕上那愈来愈清晰的月球,感觉就像坐在下降的飞机里望着愈来愈清晰的城镇和村庄。
“那像一个大陨石坑!”
“那是一块大石头吧!”
一步步接近梦想的感觉,让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大厅里,大家忍不住开始交流起来。
飞过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陨石坑,掠过了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大石块,嫦娥三号探测器最终悬浮在距月面着陆区上方约100米的空中。在不到30秒的悬停时间里,它要用三维成像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精障碍检测,并在后续避障段进行最后的精确避障,选择最安全的着陆地点。
“转避障模式!”
100米,90米,80米……嫦娥三号怀抱“玉兔”号月球车瞄着悬停段给出的安全着陆点位置飞去,缓缓降落至距月面30米的高度。
“看,这就是传说千年的‘广寒宫’!”在月面上方30米的高度,嫦娥三号“凝望”着这个近在咫尺的梦想之地告诉38万公里之外的家乡亲人。
紧接着,缓速下降段开始了。来不及俯视欣赏美丽的“广寒宫”,嫦娥“三姑娘”带着亿万中华儿女的期待向着“广寒宫”翩翩降落。
接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
“7500N发动机关机,转无控模式!”随着总调度张远明的一声口令,嫦娥三号在着陆点上空两米多的高度上,依靠自身重力向月面落去。
这一刻,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前、北京中心的飞控大厅里,人们屏住了呼吸,紧握着双拳,凝神等待,静静聆听,等待那激动人心的嫦娥落月时刻,聆听那千载梦想花开绽放的声音……
“砰!”38万公里外,我们听不到嫦娥三号落月的声音,但我们听到了自己梦圆时的激动心跳。微微溅起的月尘下,嫦娥三号探测器怀抱着“玉兔”号月球车已四脚着陆,稳稳地落在了月面上。自1972年12月11日阿波罗17号登月以来,时隔41年,苍凉的“月宫”再度扬起尘烟!
飞控大厅里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激动的人们有的握手拥抱,有的兴奋欢呼,还有的情不自禁抬起头来张开双臂想拥抱星空……广袤无垠的宇宙深空里,地球蔚蓝,月面苍凉。寂静的“广寒宫”里,嫦娥三号轻轻地“亲吻”着梦想的福地。她身上清晰的五星红旗图案正告诉全世界:我是嫦娥,来自中国!(本报北京12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袁于飞 本报通讯员 祁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