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村民住着每户472平方米的别墅,村经济组织有刘庄农工商总公司、华星药厂、绿园药业、淀粉糖厂、运输公司、商业公司及大酒店等多个经济实体……河南新乡刘庄村2012年的成绩单闪耀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书写着一代代村干部一心为百姓谋发展谋幸福的伟大实践。
科学发展,为村民幸福提供坚实基础
几十年来,刘庄村党委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老书记史来贺一直强调:“共产党员就是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这一条什么时候都不能变。”他去世之后,新一届党委继续坚持不懈抓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村党委副书记刘名宣告诉记者:“目前,刘庄农业已全部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和科学种田,19人经营管理1050亩耕地,粮食亩产稳定在1000公斤以上。”
与此同时,刘庄在探寻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创新。要强村富村还需工业助力。华星药厂依靠科技进步和市场化运作,现已使刘庄成为国内最大的肌苷和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出口总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
刘庄不断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推进体制机制与时俱进。村集体经济先后入股北京、上海等地企业,并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合作,组建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资本运营实现了新突破。
让群众富裕,更要让他们幸福
蛋糕做大了还要切得好,发展成果大家享。老百姓的钱袋子满了,村干部们关注的便是怎样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真正温暖他们的心窝子。
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莫过于住房和看病。早在1976年,在老书记史来贺带领下刘庄就开始了新农村建设。1981年全部搬进一户一院,双层向阳楼房。而今,全村人又一次全部入住了花园式别墅。
在医疗方面,村党委时刻关心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建立适应刘庄目前状况的退休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全村群众由集体出资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除享受国家新型合作医疗的各项优惠政策外,集体在此基础上全部报销。
经过60年的发展,刘庄从“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富裕村。如今,刘庄经历了一次次破茧化蝶般的蜕变和升华,又从闻名遐迩的小康村变成令人向往的幸福村。(本报记者 周洪双 通讯员 刘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