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深化与发展论坛日前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第一次工作会议近日又在上海海事大学召开。上海自贸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需要“智库”的支撑。高校正在兴起的科研热潮,能否在上海自贸区探索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探索,需要大学担当
一切都要探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让上海高校承担起高校科研服务国家战略的重任。
早在上海自贸区谋划阶段,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组成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就已经陆续完成了《上海自由贸易园区试点建设方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等重大政策建议,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提供了直接支持。该中心理事长王新奎、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冯军、沈玉良全程参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顶层设计及负面清单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表示,高校应该主动对接和服务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需要,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就是要以破解试验区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为培育面向全球竞争的新优势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创新,催生协同合作
经济、金融、法律……面对自贸试验区改革这项复杂程度高、系统性强的重大工程,跨校、跨学科协同,成为高校的共识和实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各自的学科优势,协同互补,形成了11支创新团队,为自贸试验区的各项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海事大学共同建设。上海海事大学校长、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中方)院长黄有方表示,期望与30多家境内外共建单位、指导单位和参建单位一起,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研究、协同创新。
比起“大部头”,上海自贸区更期待“短、平、快”的成果,而协同创新、握掌成拳,应是应对这种挑战的一条破解之道。
研究,期待脚踏实地
上海自贸试验区点燃了高校的科研热情。面对全新的课题,研究成果正井喷而出。据悉,牵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的上海财经大学,12月初就报送了五期专家成果。涉及自贸区体制、离岸贸易、税收等法律问题的一系列专家建议,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列入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地方立法时的重要参考。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研究中当仁不让的复旦团队,不仅拿出了成果,而且特别重视“研究落地”,重视研究的“应时性”“政策性”“可行性”。
面对上海自贸区对高校智库需求异常迫切的现状,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曾提醒各方要摆脱“抢蛋糕”(政策红利)的思维,发挥“做蛋糕”(制度红利)的智慧。这个提醒也适用于高校科研。
上海自贸区将为上海、中国带来什么,各行各业都在翘首以待。以上海为主的高校科研将为自贸区先行先试的进程提供多少能量,也将在实践中得到答案。(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