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上一些品牌的液态奶出现不同程度涨价,这已是继2月、8月奶企两次调价之后的第三次涨价。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此次液态奶涨价与奶源紧张不无关系——
近日,三元食品发布公告称,自12月起上调部分产品价格,加权平均涨价幅度为8%。光明乳业也已宣布,上调旗下牛奶和酸奶价格,加权平均上调幅度为8%~9%。此外一些知名乳企也证实旗下液态奶产品将不同程度地涨价。此番涨价,乳企纷纷将原因归结于诸如原料奶收购价格等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原料奶收购价格为何持续攀升?我国乳业市场是否存在奶源紧张的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改善?
接连涨价:消费者直呼“伤不起”
在北京市菜市口北的一家大型超市,记者发现,三元袋装红枣酸奶从1.8元/袋涨到2.3元/袋,无糖酸奶从每袋1.8元涨到2.4元,对面柜台的伊利袋装红枣酸奶则依旧是1.8元的价格。导购小张告诉记者:“三元牛奶的确涨价了,其他品牌的袋装牛奶暂时还没涨,但肯定也会涨。”北三环四通桥旁的某超市导购于大姐向记者透露,伊利袋装红枣酸奶马上也会涨到2.2元/袋。
此次涨价,已是继2月、8月奶企两次调价之后的第三次涨价。据导购小张介绍,现在价钱虽然涨了一点,但销售基本没受影响。
“牛奶这东西,我们老年人喝习惯了,不能因为每袋涨了几毛钱,就不喝了吧。但心里还是觉得挺不舒服的,就想着怎么又涨价了?”在广渠门附近的某连锁超市,来买牛奶的薛大妈略显无奈。在四通桥旁的某超市,还在读研的岳梅说起她常喝的一款盒装酸奶,在一年内已经几次涨价,从早前的6块5一路涨到7块9,更是直呼“伤不起”。
涨价背后:生鲜乳供不应求
说起牛奶涨价的原因,各企业纷纷将矛头指向生产成本上涨。三元方面在公告中称:“今年以来,原料奶收购价格同比增长幅度已接近50%,且仍在持续上涨。”
农业部定点监测数据表明,自2012年9月以来,全国生鲜乳价格已连续14个月上涨,到今年10月份已涨至3.84元/公斤,再创新高。
“现在养奶牛成本高了,光人工成本,就涨了好几倍。2010年的时候,雇个工人每月给1000块钱就够了,现在一个工人一天就得90块钱左右。而且,每吨饲料的价钱涨了差不多七八百元,牛的成本高了,运费也高了。”延庆县大吉祥村养牛大户葛良介绍说。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认为此次牛奶价格的上涨,与我国牛奶消费需求的拉动存在一定联系。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说:“今年生鲜乳供不应求现象突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西兰恒天然事件的影响;二是今年极端气候的影响;三是今年一些养殖户大规模地淘汰一些产奶低的奶牛。”
“这两年的涨价是前四五年供需偏紧、价格低迷的反弹。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国内牛奶质量信任度大幅下降,牛奶消费受到严重影响。大量散户由于利润减少,纷纷退出,一些劣质、低产的奶牛被杀。而规模养殖又受土地、环境、资金等限制,没有发展起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介绍说,“养殖成本上升也是奶价上升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饲料成本也提高很多。据我们了解,养奶牛需要的优质牧草价格很高,有些地方干草比玉米、小麦都贵。另外,进入冬季,奶牛产奶量也有所减少。”
奶源紧张:怎样才能避奶荒
此次奶源紧张,会否引发严重奶荒?对此,毕美家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此次生鲜乳价格的上涨是恢复性的。随着后期新西兰奶粉进口的恢复,以及规模奶牛养殖厂生产能力的逐步释放,预计明年春节后,奶源紧张的现象会有所缓解,价格也会基本趋于平稳。
奶源部分靠进口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奶源在数量上的短缺和质量上的信心不足。从毕美家的回答中,不难看出,规模化养殖是化解该难题的重要方式。
“目前来看,养奶牛的散户一旦退出,就不会再进入这个行业了。我国奶业要想改变长期偏紧的状况,必须依靠适度规模化养殖。”王济民和毕美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同时指出,发展规模养殖不是越大越好。“上万头的奶牛养殖场在青绿饲料的供给、污染处理和疫病控制上都面临很大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500头左右的规模较为适宜。另外,奶牛养殖必须有稳定的饲料基地,更要注重对生鲜乳质量的检测控制。”
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对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通过科技应用和改善饲养管理,努力提升奶牛单产水平。加快大型乳企的奶源基地建设,改变长期“重生产、轻奶源”的产业发展失衡局面。(本报记者 陈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