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深化中国梦研究

    “中国梦”与“中国问题”

    王虎学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14日   11 版)

        中国梦是基于中国成就更是基于中国问题提出的,旨在破解中国问题

     

        梦想的力量从来都是强大的,梦想的力量从来也是无穷的。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如此。梦想反映的是一种追求,体现的是一种抱负。没有梦想的人生注定是碌碌无为、前途渺茫的,没有梦想的民族、国家和社会也一定是缺乏远见、没有希望和未来的。中国梦承载着中国人的追求,贯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穿过悠长的历史隧道,在今天这样一个古今中西被压缩的特定时空中,当中国与梦想再次结合、携手并进的时候,人们心底埋藏已久的夙愿将被重新点燃。我们有理由相信,古老的文明古国必将再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今天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高度,当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荣使命和历史任务的时候,中国梦无疑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和“好声音”。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中国梦已经迸发并将继续释放的社会正能量无疑是巨大而空前的。

     

        时下,全国上下人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有人说中国梦说出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有人说中国梦道出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有人说中国梦揭示了追逐梦想的世界潮流,等等。无论怎么看,作为一个富有浓厚文学色彩的中文词汇,中国梦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字面含义,而成为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面精神旗帜、一种主导话语。在理论界,很多学者都积极参与中国梦的讨论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对于人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由来、实现路径等诸多问题,不无裨益。但有些许遗憾的是,当前理论界就梦论梦、畅谈中国奇迹、中国成就的成果偏多,相反,直面现实问题、解答中国问题的研究偏少。因此,很有必要从“问题”的角度对于中国梦这样一个“热”话题进行一番再思考。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百姓的梦,是亿万人民群众和普通百姓的梦想的“最大公约数”。因此,自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以来,中国梦日益受到了海内外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认同。中国梦的影响无疑是空前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清晰地描绘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最大限度地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中国梦之所以在今天的中国具有如此凝聚人心、深入人心的伟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深究其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中国梦是基于中国成就更是基于中国问题提出的,旨在破解中国问题。中国梦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进而切中了“中国问题”及其实质的一套“新话语”。

     

        只有正视并着眼于“中国问题”,才能深刻地把握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的中国梦

     

        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正视并着眼于“中国问题”,才能深刻地把握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的中国梦。换句话说,若要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梦进而深刻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必须从中国问题入手,以中国问题来解答中国梦。那么,何谓“问题”?问题不会凭空产生,问题实际上就是时代的声音。要理解一个时代,就必须进入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中去,只有真正抓住了时代的问题或者说抓住了时代的真问题,才能真真切切地反映出时代的最实际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梦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国“最强音”,就在于它从根本上把握住了中国问题。

     

        那么,何谓“中国问题”?一般而言,中国问题首先是指那些关涉中国社会前途命运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总问题。回顾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辉煌历史,无论是群雄争霸抑或天下一统,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抑或和平发展的改革、建设年代,我们都会清晰地看到这样一条线索,在民族危亡的重要历史关头,萦绕在无数仁人志士心头并使他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正是“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中国大问题、总问题。的确,在中华民族矢志不移地追求梦想的征途上,特别是自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上,“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一直被反复提上议事日程。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高度,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清楚“中国向何处去”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的旗帜上也向世人明确宣告: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就是中国梦。可见,中国梦从时代和实践的高度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历史大课题,为解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中国总问题指明了方向。

     

        事实上,在当代中国,中国梦所言说的中国问题域是非常广泛的,总体上而言,中国问题,既包括宏观问题、中观问题,也包括微观问题。正如中国梦既包括作为整体的国家富强梦和民族振兴梦,也包括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个人的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一样,中国问题就不仅包括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宏观”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大问题、总问题,还应该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系列阶段性的“中观”问题。此外,无论是实现中国梦,还是践行群众路线,都应该及时回应现时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也看作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实践中的“微观”问题。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将深化和拓展中国梦的研究,置于中国成就与中国问题共同构筑的巨大张力和开放语境之中

     

        从研究的角度看,客观地讲,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中国梦的研究,就应该置于二重语境,即由中国成就与中国问题共同构筑的巨大张力和开放语境之中,而不能顾此失彼。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在研究中国梦的过程中,只讲中国成就而忽视中国问题,或者只谈中国问题而轻视中国成就,这种单打一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那么,对于中国梦而言,中国问题与中国成就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梦想,不同于空想或妄想,它和理想一样,是在现实的土壤中生长起来又从根本上超越了现实的一种希望和愿望,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从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高度来看,正是基于“中国问题”,中国梦的提出才显得弥足珍贵,同样,正是基于“中国成就”,中国梦的实现才不再虚无缥缈,也不至于堕入痴人说梦的困境,而是离我们很近很近。一言以蔽之,如果说中国梦因中国问题而得以可能的话,那么,中国梦因中国成就而成为现实。

     

        在今天,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破解“中国问题”的过程。众所周知,梦不同,圆梦的道路也不尽相同;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也会有差异。如此看来,中国梦本身就决定了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中国问题本身就决定了中国问题的解决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在一定意义上,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也就是说中国问题的解决路径,二者是高度一致的,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有不断破解中国问题,才能实现中国梦。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实现中国梦,还是破解中国问题,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破解中国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道路问题至关重要。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从一定意义上讲,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而一个国家究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决定了当代中国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得出了一个坚定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破解中国问题、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应该时刻铭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