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阳光、海水、沙滩、森林等优质旅游资源,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海南省三亚市并不想仅做一个“花瓶”。近年来,三亚市政府提出要努力把三亚建成“文化强市”和“旅游文化名城”,为这座城市的建设融入了更多文化元素。2012年,三亚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占全市GDP的4.83%,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好牌:文化筑魂旅游升级
今年9月25日,三亚千古情景区开园,同名演出《三亚千古情》上演。这一景区组合了主题公园、文化演艺、娱乐休闲,展示了三亚从落笔洞到国际旅游岛一万年历史文脉凝聚而成的梦幻之城,是体验三亚天涯文化、黎苗文化、原生态民俗文化最集中的地方。开园一个月,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
千古情景区的成功,来自于本土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填充了三亚夜游与文化品牌的空缺。早在2005年,三亚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推动三亚从旅游文化向文化旅游转型。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海洋文化和现代时尚文化,与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着三亚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亚是一座蕴含着文化的金矿,我们从一片沙海中淘到了金子。”三亚千古情项目的总规划设计师、总导演黄巧灵曾表示,演出扎根于三亚的历史土壤,为三亚这位天生丽质的“南海姑娘”重塑独特的气质魅力和文化内涵。
从旅游区到度假区、从“单一观光”到“复合度假”、从做“景点”到做“文化”,悄然间,三亚旅游产业实现了精彩升级,成为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
南山“文化旅游”、槟榔河黎族传统文化、崖城历史文化名镇……文化与旅游的融会贯通,令三亚旅游人气不断飙升。2012年,常住人口仅60多万的三亚市,接待过夜游客1102.22万人次,同比增长8%;国内游客1054.08万人次,同比增长8.87%;旅游总收入192.22亿元,同比增长10.98%;
看潮涌:多头并进集体发力
文化旅游,只是三亚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自2003年第52届世界小姐总决赛在三亚举行,吸引海内外无数眼球后,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世界大力士冠军赛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不仅搅热了三亚旅游市场,也极大提高了三亚的旅游知名度、美誉度。一系列活动的文化积累,让美丽的“南海姑娘”更显蓝色“气质”,形成了开放包容、健康阳光的城市品格。
近年来,三亚市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门类逐渐齐全、分布日趋合理,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会议展览、演出演艺、影视传媒和动漫创意5大门类为主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渐形成了“一心”“一带”“两极”“三区”文化产业布局,即城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滨海文化景观带;南山创意新城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区增长极;东部现代文化区、西部历史文化区、北部热带农业文化区。
同时,新的文化业态成为三亚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三亚动漫产业基地园区已有动漫影视、网络科技、智慧旅游、3D影像四大新兴智慧产业的近50家企业、机构入驻,投资超过10亿元。位于崖州湾的三亚创意产业园由新兴产业发展区、融资综合服务区、科技汇集孵化区、生活配套服务区构成,规划面积约17平方公里,已与中兴、华为、巨人、联想等24家企业签订了入驻协议。
重引导:政策资金积极扶持
三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三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三亚市大型文化体育赛事活动申报办法》《三亚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等,市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大型文体活动扶持资金和2000万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
项目是产业的载体,也是发展的抓手。在2013年海南省公布的33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中,三亚有14个,占全省的44%;2013年全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资助的44个项目中,三亚有10个,获得资助资金1530万元。
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文化项目,带来了资金、品牌、人才和经营管理经验,让三亚发展文化产业获得了强力支撑。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如杭州宋城的天涯不夜城项目、北京春光集团的槟榔河项目等相继开工或建成;《三亚千古情》《美丽之冠·晚宴剧场》等驻场旅游演艺发展迅速;《火凤凰》音乐剧作为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点剧目,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进行了多场演出;三亚艺术团的青春纪实剧《执着》今年获得全国第14届文化剧目奖,1人获第10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三亚的文化产业特色,已经清晰。(本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本报通讯员 陈成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