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记者传真

    拉贝先生——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柴 野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13日   08 版)
    图为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在揭幕仪式上讲话。 柴野摄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76年前的那个黑暗时刻,30万南京平民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屠刀下丧生,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同时,中国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约翰·拉贝先生发起建立的‘南京安全区’,为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栖身避难的场所,使他们免遭屠杀。”这是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12月10日在柏林西郊威廉皇帝纪念堂墓地,为“南京好人”拉贝举行的墓碑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下的惨绝人寰的罪行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但日本当权者中的许多人一直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1996年公布于众的“拉贝日记”成了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

        拉贝先生于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32年至1938年,他作为西门子公司的代表到中国工作。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外籍友人共同建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并勇敢担任安全区委员会主席。在当时极其危险艰难的战争环境下,拉贝先生四处呼唤,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疯狂施暴。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拉贝还在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园里保护了600多名中国难民,使众多中国人免遭屠杀。在他的日记和其他文字记载中记述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一桩桩令人发指的暴行。他在1938年4月回到德国以后,连续举行报告会,向德国当局呈送书面报告,继续对日军在南京的罪恶进行揭露。

        拉贝曾参加过纳粹,但并没有做过对不起人民的事情,在中国期间他曾以德国纳粹党员以及多重政治身份,说服打算对安全区实行运输封锁的日军,使粮食与药品成功运抵安全区,拯救了数十万人的性命。然而纳粹党员这个“污点”,使某些德国人对拉贝的评价不够公正。拉贝1950年在柏林去世后下葬于威廉皇帝纪念堂墓地。1985年,由于墓地租用到期,无人续租,管理部门便拆除了墓碑。中国方面曾与柏林市政府多次沟通协调,希望柏林市政府能将拉贝墓地列为历史名人墓地予以免费长期保留,但遭柏林市政府婉言拒绝。早在2005年,一些中国留学生就提出,日本甲级战犯的灵位被高高地供奉在靖国神社、受人膜拜,而在德国土地上竟然没有任何一处拉贝先生的纪念碑。中国留学生自发组织起来,为拉贝捐献了一座塑像,并在二战结束60周年之际举行了落成仪式。此后拉贝的长孙托马斯·拉贝与中国驻德大使馆商量,希望能续租拉贝墓地原址并重修拉贝墓碑。我驻德使馆随即与南京市联系,并得到了南京市的大力支持。南京市政府为该项目特批了105万元人民币专项资金,用于墓碑制作、运输和40年墓地租用等。墓园修建工作于2013年11月完成。史明德大使在拉贝揭幕仪式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黑白组合的墓碑如同白纸黑字一般记录下那段历史事实,也象征着那个黑色的时刻和纯洁的人性。我们今天站在这里,是为了共同缅怀中国人民的朋友和恩人,是为了共同回忆那场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造成的空前劫难,是为了共同纪念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为捍卫人类尊严和赢得世界和平团结奋战的历史壮举。”

        拉贝先生的长孙托马斯·拉贝教授也感慨地对记者说:“作为拉贝的后人,我很感谢中国人民没有忘记我的祖父和我们。如果地下有灵,我祖父一定会感到欣慰。”(本报柏林12月11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 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