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企村结对”,福州非公企业党建显实效

    中共福州市委非公企业工委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12日   15 版)

        近年来,福州市围绕“全覆盖、强作用、促发展”目标,深入开展“企村结对”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模式多样化、目标同步化、活动常态化”。

        模式多样化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非公企业和村党组织根据各自实际结对共建。一是“一企一村”型。由一家企业党组织与一个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带动企业参与结对村发展。二是“一企多村”型。由一家企业党组织与多个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带动实施公益性或经营性项目,实现双赢。永辉集团在闽侯、闽清等地建立蔬果直供基地,既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又解决了企业货源问题。三是“多企一村”型。由多家企业党组织与一个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带动企业集聚力量支持结对村建设。四是“企村合一”型。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按程序推荐担任村“两委”负责人,用企业经营理念推动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有62位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兼任“村官”,其中兼任村书记、村主任21人。

        目标同步化 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推动企村结对共建由单向“输血”式帮扶,转变为双向互动,搭建起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企业做强、党组织创优的“多赢”平台。一是同步建强组织。开展“农村经验进企业、企业经验进乡村”活动,通过阵地联建、制度联抓、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促进支部同步建强、党员踊跃争先。二是同步发展事业。引导双方围绕产业延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深化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洪宽工业园区党委与所处的溪头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村党支部为企业解决生产和员工子女就学等问题;驻村企业投入3800多万元支持村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企业党员帮带200多户村民致富。三是同步促进和谐。开展“企村结对、共创和谐”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和培育文明乡风结合,促进企村和谐共处。全国花边名镇松下镇垅下村,由企村双方党组织牵头,联合开展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等工作,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活动常态化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引导机制。“企村结对”活动由组织部门牵头,非公企业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负责指导,企村党组织负责实施。实行“三个优先推荐”,即优先推荐基础较好、有条件在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优先推荐发展相对落后、急需经济帮扶的村;优先推荐班子强、共建积极性高、结对活动易出成效的村。实行“三个优先支持”,对结对共建的企业,从投融资、税收、用地三方面给予政策优先支持。近两年来,全市1024个非公企业党组织与739个行政村结成对子,签订合作项目3256个,落实合作资金7.5亿元。二是建立健全契约共建机制。企村坚持党建为媒、项目带动,通过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共建项目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等方式,确保结对共建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共建目标公开承诺、领导公开点评、群众公开评议等制度,定期进行评选表彰。两年来,有117名优秀企业主和党组织负责人,被优先推荐为政协委员、提名为人大代表候选人、推选为工商联执常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企村结对”活动既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了农村党组织建设,又促进了非公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