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对策建议

    科学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特性

    李素矿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12日   07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论断指明了新形势下我国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在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和加快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攻坚时期,科学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独有特性,对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引领性。引领性是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首要特征。高校要始终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使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报告论坛、校园建筑、互联网络等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切实把师生的知与行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高校要以传播核心价值观及其精神特质为出发点,教导学生履行社会责任,并将中国梦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之中,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此外,高校要将高等教育使命和自身先进办学理念凝聚为师生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办学思路,真正做到学术立校、特色建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依法治校,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凸显服务性。宣传思想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因此,要坚持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一切服务师生。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使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把脉教师思想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更直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及时掌握并解决好教师思想问题和实际需求是关键,必须在政治上主动引导、专业上着力培育、生活上热情关心,促进教师担当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之责。

        彰显辐射性。高校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职责和双重优势,是传承、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文化强国的光荣使命,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力军。高校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发挥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功能,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把以文化人的理念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科学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新模式,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智力支持,为文化强国提供人才保障。高校要激励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必须结合教育思想和办学传统,确立文化建设目标,构建文化育人体系,拓展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境界,积极培育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特色文化。要设立文化学或文化管理学专业学科,培养一批履行文化传承创新使命的高素质专门化人才。要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进文化建设工程化、项目化、品牌化,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让大学文化元素根植在校园每个角落,发挥好文化传承创新的辐射性。

        注重创新性。创新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动力源泉。高校要转变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的方式方法,注重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要正确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导向,注重发挥智库优势,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思想性、学理性、吸引力、感召力,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引领、从单一媒体向全媒介、从简短报道向纵深报道、从校内自说自话向社会责任担当的转变,不断增强宣传实效。例如,面对当今世界舆论生态的变化和转型社会中全新的舆论环境,高校要注重运用网络新媒体,加强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管网,在推进数字化校园和传统媒体“数字化”管理模式建设的同时,有效推进互联网新媒体的应用管理,促使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构建文字有力、电视有形、广播有声、图片有意、网络有度的媒体管理新模式。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