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票房表现优秀的导演,他是圈内威信颇高的制片人,他是影片里“出镜率”最高的出品人。他的视野是中国的电影行业,他的产业意识清晰可见。在他的支持下,冯小刚、陆川、宁浩等一大批导演有了更大的施展舞台。在他的领导下,中影团队运作一系列商业电影,使得中国电影进入成熟的大片时代。他就是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
这几天,中国电影市场最火的当属《无人区》。自12月3日上映以来,该片首周进账约1.4亿元,毫无悬念斩获一周票房冠军。除了欣赏徐铮、黄渤的演技以及宁浩的导演功力,细心的观众还会在片头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韩三平。
一双圆口布鞋,一件黑色中式正装,即便是出席活动走红毯,韩三平也总是以这样低调的“标配”装扮示人。“如果没有命运的偶然,我就是茶叶厂的厂长。”谈起电影,韩三平坦言没想过会走上这条路。然而,不知不觉,这位电影界的“老人”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30多年了。
1994年,韩三平从峨眉电影制片厂“空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时,正值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初期,国营电影厂垄断发行的格局被打破,处于“中国电影最不好的时期”的北影厂和其他一些老牌制片厂一样陷入困境,拍片没钱,连发工资都困难。“当时北影全年拍摄的经费大概需要七八千万,但国家每年的拨款也就只有500万左右,其余的只能靠自己去筹集。”回忆起那段为新片拉投资的日子,韩三平说,“我只能带着我的导演四处化缘。”最多的时候,韩三平带着40多个导演到处求人。融资只是韩三平要做的第一件事,“拿到钱之后,怎样做出好电影更重要,还要挑选剧本、班底、制定发行策略。”当时,韩三平一面积极探索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北影推出的主旋律电影《孔繁森》不仅以3600万元的票房成为1996年国产片票房冠军,更在华表奖、金鸡奖等各大电影奖项上屡获殊荣。一面支持年轻导演创作,为电影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他支持冯小刚拍摄的《甲方乙方》不仅票房表现极佳,更首开国内“贺岁片”风潮。
“电影是产业,要做好这个行业,产业链非常重要。”韩三平这样阐述自己对电影行业的理解。1999年,中影集团成立,韩三平出任副总经理。当时,中影集团的电影产业链还不健全。在韩三平的推动下,中影集团很快完成了制片重组,引进发行多部港片和国外电影,成立并投资多家电影院线。内部发展稳定后,韩三平将重心转移到电影创作上。“主流文化与产业属性并不矛盾”,在内心深处一直信奉主流文化的韩三平的眼中,电影的产业属性是第一位的,这也是他坚持主流电影意识,提倡“新大片主义”和“新概念电影”的出发点。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中影不忘在《张思德》《云水谣》等主流影片中植入商业片的“基因”。另一方面,中影不遗余力地推出华语商业大片,《梅兰芳》《赤壁》等都盈利可观。2008年7月,“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在北京怀柔落成,韩三平着力打造的电影产业链逐步完善。也是在这一年,韩三平被评为“CCTV年度经济人物”,这是该奖自启动以来,首次有娱乐界人士当选。
2009年,一部《建国大业》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主旋律电影的印象。投资方用3000多万元的成本创造了4.2亿元的票房奇迹,观众则在对历史的回顾和寻找明星的镜头中过足了眼瘾。这部电影里,成龙、李连杰等172位大牌零片酬出演甚至心甘情愿跑龙套,能做到这件事的人,用陈可辛的话说,“只有三爷”。也是在《建国大业》后,这位圈中人口中的“三爷”被更多圈外人熟知。两年后的《建党伟业》沿袭这种模式,同样收获了不俗的票房。2012年,韩三平获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特别贡献奖。
“电影不是慈善事业,它最大的属性是产业属性。电影做出来要有人看,如果没人看,即使艺术档次很高,也不能说是成功的。我们要不断提高电影的艺术、技术和工业制作水平,更要不断完善优化产业链,这是电影业永恒的任务。”谈起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韩三平说。(本报记者 陈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