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回音壁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12日   05 版)

        12月6日,《光明日报》一版刊登通讯《山坳人生 照样出彩——记“中国麻风第一村”里的年轻医疗团队》和评论《什么是“出彩的人生”》,这批年轻人向社会传递的正能量,在知识界、医务界引起热烈反响。许多业内专家和一线医务工作者来信来电,表达对这支年轻医疗队伍的敬意。本版从诸多来信中选取部分,以飨读者。

     

        ——编者 

     

    “闪耀着爱和人性的光辉”

     

        张福仁(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副会长)

     

        读罢2013年12月6日光明日报《山坳人生 照样出彩——记“中国麻风第一村”里的年轻医疗团队》一文,深为这支团队的敬业、奉献精神所感染,他们是我国几代人、万余麻风防治工作者的缩影,更是麻风防治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爱和人性的光辉,是传播正能量的使者!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后破坏外周神经和皮肤,晚期可致残的慢性传染病,致残毁形是麻风的主要危害,也是导致社会歧视、恐慌的主要原因。以往由于受诊疗技术的限制,麻风在确诊时往往已发生畸残,即使治愈,畸残也难以恢复,畸残成了麻风患者的“标签”。由于对“标签”的偏见和歧视,许多治愈者难以回归社会,即使有家也难归,麻风村便成了他们的最后归宿。照料这些残老者的工作历史性地落到了麻风防治工作者的身上。今天,全国仍有数百乃至上千的麻风村。

     

        因工作关系我曾到访过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与“第一村”的医生和“村民”有过密切接触,目睹了年轻的医生们爱岗敬业、年老残疾的村民们开心快乐的场景,那里的医患关系是那样和谐!

     

    麻风防治后继有人

     

    潘春枝(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秘书长)

     

        一口气读完了《山坳人生 照样出彩——记“中国麻风第一村”里的年轻医疗团队》,泪水模糊了双眼,思绪万千!

     

        我国大陆有600多个麻风村,我去过其中的几十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一次又一次地被亲眼所见震撼,一次又一次为事实折服。我了解了麻风病人的病痛和他们内心的煎熬,我体会了麻风防治工作者奉献与坚守的难能可贵!

     

        谁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手足畸残,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非人面目,都会头皮发麻,不禁掩面。麻风病所致的不良外观,是导致人们恐惧的缘由。况且这个疾病已经肆虐了人类几千年,人们的歧视也根深蒂固。在没有特效药治疗的20世纪50年代,把他们隔离到远离人烟的荒山孤岛,是唯一的举措。而麻风防治工作者也一起被隔离,甚至一起遭受歧视。他们耐得住孤寂,忍得住白眼,受得住艰苦,为的是完成他们的特殊使命,为的是践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以,我会第二届理事长陈敏章说:“能够为麻风防治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怎么表扬都不为过!”

     

        如今,在远离城市喧嚣的金车山,依然有这样一批坚守了十年的年轻人在默默奉献,怎么不令人动容,怎么不令人钦佩呢?

     

        这篇报道让我们欣喜地看到,麻风防治后继有人。金车山的优秀团队,是我们协会的成员,我们都是为了“消灭麻风病,造福全人类”这个最终目标走到一起的。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麻风防治工作者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凝聚起了我们这个队伍的团队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持之以恒精神,能够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是引以为荣的。

     

        上柏住院部里的休养员们尊严而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麻风病人充满希望的明天!因为他们身后有一群默默呵护他们的年轻医护人员!这些白衣天使们以精湛的医技、如花的笑容为他们驱走了身体的病魔,扫除了心灵的阴霾!

     

        或许,对于这些驻守在山坳深处的年轻人而言,他们需要舍弃浮华,淡泊名利,然而他们澄澈的心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却为我们在这个时代树起了一个标杆!

     

        同为麻风防治工作者,上柏住院部里的这群年轻人既让我感动,也将不断激励我前行。在中华民族全体做着腾飞的“中国梦”的今天,作为麻防人员,我们也渴望圆一个没有恐惧与歧视、只有关爱与理解,没有畸残与丑陋、只有和谐与美好的“麻防梦”!

     

        ——旷燕飞(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麻科)

     

        这支年轻的、战斗在麻防战线最基层的队伍用坦然的心态、从容的行为、真诚的语言,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治疗和温暖着那些被世人“遗弃”的麻风治愈者。在笔者简洁清新的叙述中,麻风村里别样的生活和麻风休养员、医护人员生动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却诠释着年轻一代麻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值得人们敬佩和尊重。这就是正能量!

     

        ——张爱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信息处)

     

        读完《光明日报》2013年12月6日刊登的《山坳人生 照样出彩——记“中国麻风第一村”里的年轻医疗团队》一文,鼻子有些酸酸的,眼睛有些湿湿的。我已工作了30年有余,每年都会穿行于全省各地很多“麻风村”,甚至麻风病人的家,像这群年轻的团队一样,奉献着我的年华和爱心。但读了这篇报道后,我还是感动。我之所以感动是因为他们的坚持,我之所以感动是因为他们默默奉献。他们代表了全国麻防战线上许许多多年老和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是他们把党的关怀,是他们把人间的关爱和温暖送给了麻风病患者。我只是想说,如果你还没有像他们那样做到为麻风病患者奉献你的爱心,那就以他们为榜样去做吧,如果你已经做到了,那就坚持下去吧,因为爱永无止境,他们需要你,需要你的爱。

     

        ——陈树民(山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我也是一名麻风病防治工作者,跟大量的基层麻风病防治工作人员一样,常常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靠徒步行走,踏遍了村村寨寨,默默无闻地发现麻风病人,治疗麻风病人,帮助麻风康复者回归社会,改善生活和居住环境。每当自己治愈了一个麻风病人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感到无比骄傲,总觉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是多么重大,所从事的工作是多么伟大。但当我读了《山坳人生 照样出彩》这篇报道后,我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时,我又深深地感到,要是我们国家有很多很多像他们一样的麻风病防治工作人员,“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还需要等待很久吗?       

     

        ——熊立(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防科)

     

        当我读完这篇通讯,我被这个获得一连串荣誉的团队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在那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坚守十年,并以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在业界树立起了一块精神的丰碑。

     

        在读这篇报道时,脑海里浮现出许多熟悉的画面,蜿蜒的山道,疲惫的身影以及期待的眼神……他们每天的工作经历与我何其相似。在这个群体中,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磨练,是这个群体中每个成员所具备的共性。看看记者与喻永祥的一段对话,便可看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纯净。正因为他们思想纯净,才会有品行端正的行为,才会有和谐医患关系的出现。 

     

        ——程涛(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皮肤病防治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