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12月10日电 记者宋喜群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委宣传部获悉,该区碱滩镇甲子墩村的几个村民欲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区的划定区域“拉土垫地”,开荒种田,造成文物保护区内4000多平方米的石滩被土覆盖,对文物保护造成了潜在威胁。甘州区有关部门及时制止了这一行为,并责令相关村民在15日内恢复文保区原貌。
据介绍,甘州国土资源局碱滩国土所在接到举报后,立即向局领导和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并组织该所土地巡查人员会同派出所、文化站工作人员及时到现场进行取证并制止违法活动。经过现场勘察发现,该镇甲子墩村村民侯某某、王某某等7人不顾文物法有关规定,私自雇用6辆翻斗车,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区内进行拉土垫地,打算明年进行耕种。
经过碱滩国土所和区文物局现场联合勘查取证,碱滩国土所对当事人下达了停工通知书,要求立即停止其行为;区文物局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责令限其15日内将已经破坏的地貌恢复原状,接受下一步的处理。
甲子墩墓群位于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甲子墩村村委会以南约两公里处荒滩上,面积1350万平方米。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当地居民不断开垦耕地或不法分子偷盗,文物部门先后对众多被盗或露出的墓葬进行过抢救性清理。甲子墩墓葬皆为砖室墓,时代从西汉延续至魏晋,墓葬出土了较多的随葬器物,有陶壶、陶钟、仓、灶、铜弩机等。甲子墩墓群是河西地区规模较大的古墓群之一,保存较好,出土器物丰富,对研究汉晋时期河西地区的埋葬制度、丧葬习俗及政治、军事、经济、民族融合、文化等,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