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组单位双重任务,预任官兵身兼两职”——沈阳军区某应急保障旅组建20年来,始终把预编当实编建,在实战化训练中“摸爬滚打”,保障能力持续跃升。
转 换
这支保障旅预编于沈阳军区某分部,由弹药营、油料营、物资营、卫生营、汽车营和给水连整合而成,其官兵都是从这个分部所属的仓库、医院抽组的。尽管单位是“预编”的,官兵是“预任”的,但是他们却按照战斗化、模块化、综合化要求,优化整合为综合保障实体。为提高平战转换速度,他们建立起战、管、修、供、训有机融合的联勤保障战备常态化机制;同时,运用自行研发的集保障指挥、物资管理、人员管控于一体的保障旅指挥管理平台,对保障旅人员及装备技术状况,实现由概况了解转变为精确感知;采取改进方法、精简内容、优化物资器材补充等方法,将平战快速转换流程由过去的20余项,精简到现在的不足10项。
据介绍,这个保障旅探索出“在营训练、营连合练、抽组训练、综合演练”等全新后勤保障训练模式10余套,圆满完成抗震救灾、援外维和、中俄联演、跨区机动等实战化保障任务30余项。
协 同
那年深秋,由于缺乏协同,这个保障旅保障考核被判不合格。
败走麦城归来,旅政委张文教与全旅官兵形成共识:现代战争时不我待,要想在最短时间内满足一线作战部队的大批量保障需求,必须实现同一时间、多种地域、多项任务保障,用最优组合方式产生1+1>2的保障效能。考虑到未来战争联合行动一线兵力投入巨大、纵深攻击时间紧凑的特性,他们及时研究确立“提前预置与主动配送一体,一站直达与网络聚焦一体,伴随机动与立体投送一体”的保障原则,深度切合战役决心,真正实现决策同步、行动联合、保障一体,消除了“时滞”。在此基础上,他们坚持信息流引导物资流,加大智能辅助决策运用深度,全时野战目标跟踪定位,运输平台全数加固伪装,进而初步达到精确感知需求、精确调配物资、精确控制行动,使保障按需前送、按时抵达、按量补充。
对 接
“前方机动部队急需600人次热食”“后方运输物资遇敌袭击”“后勤指挥系统受敌干扰”……在某野外驻训地,这个保障旅面对突如其来的道道指令,“粮草官们”处变不惊,各路保障尖兵果断出击。
据保障旅旅长赵显民介绍,他们对现有装备、设施保障载体进行信息化改造,采取革新与研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出“快、变、避、骗”4种通信保障方法,能在野战条件下10公里范围内解决有线可视通联难题。
战场瞬息变化,保障过程必须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在探索战役后勤保障训练方法过程中,他们把“对接训练”作为重头戏,开展“保障旅与战役既设后勤保障力量衔接”“保障旅与战术后勤力量衔接”“战时后勤保障手段与部队实战需求对接”等课题的研究。为使战时后勤保障手段与部队实战需求对接,保障旅先后组织几十名指挥员走进被保障部队和地方相关部门调查论证,修订后勤战备方案11份,重点探索战时后勤应急保障组织与实施的程序、方法,细化信息传输等各类保障要素。每次部队演练,都可以看到保障旅官兵在一线作战部队的“中军帐”内参加联席指挥。
随着研究攻关的深入,这个保障旅针对无缝对接保障,依托一体化指挥平台自主开发后勤物资“三色”消耗监控系统,实现对前方部队物资消耗实时动态感知;展开一体筹划、一体保障、一体防卫等一体化保障课题研究;开展接替保障、伴随保障、越级直达保障等课目训练;并与陆海空、二炮等多个兵种部队开展了20多次实兵联演,探索出一系列紧急情况下对接保障的新训法、新路子。